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3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用最近10多年的历史实况资料和四川盆地大雾发生的站数进行相关分析,采用最优分割进行因子筛选,建立了最优判别方程和大雾站数预报的回归预报模型,拟合率较高,残差较小,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
判别回归方法在四川盆地大雾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最近10多年的历史实况资料和四川盆地大雾发生的站数进行相关分析,采用最优分割进行因子筛选,建立了最优判别方程和大雾站数预报的回归预报模型,拟合率较高,残差较小,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3.
夏季四川盆地强降水列车效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泉  赵静  叶儒辉 《气象科技》2015,43(2):250-260
根据常规观测资料、四川地面自动站资料和SWAN雷达拼图产品、四川盆地多普勒雷达PUP产品,统计分析了2010—2013年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中35次个例的雷达回波形态演变特征以及线(带)状回波的列车效应特征,结果表明,在地形和850hPa风的相互作用下,初始回波生成地点主要在盆地山区边缘附近,生成时间主要在下午到上半夜,其中16:00—19:00是回波生成的高发期;初步揭示了四川盆地线(带)状回波和块状回波的形成机制,建立了盆地西部、北部、中南部强降雨概念模型;当出现线(带)状回波或块状回波时,是发布暴雨预警信号的最佳时机,暴雨预警落区准确性高,预警时效平均可达5~8h。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