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地球科学   11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一次“高影响天气”的弱降雪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2001年12月7日下午北京的一次弱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诊断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由于受500 hPa小槽东移及850 hPa东移小高压后部带来的来自东海和南海的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造成降雪。数值模拟结果显示:MM5模式对这次降雪过程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不仅模拟出了北京地区的降雪量,而且对这次过程大尺度背景场的演变、触发机制和水汽源有很好的表述。利用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对这次弱降雪过程引起交通大阻塞的可能因素进行了探讨,说明建立城市预警系统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2.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多尺度特征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蒋建莹  倪允琪 《气象学报》2003,61(6):673-683
文中对 1998年 6月 12~ 15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汛后最强的一次梅雨锋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此次暴雨是在 3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中高纬的双阻型和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 ,是引发该暴雨过程的大尺度背景条件 ;天气尺度的低压槽为该阶段的连续大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 ,它的前部存在一个低层辐合、正涡度和高层辐散、负涡度的带状区域。α中尺度上 ,该暴雨系统的垂直结构为中低层强烈的辐合和上层的辐散 ,其中心有着强烈的上升气流 ;同时在中高层 ,系统的南侧有一个高空急流强迫产生的次级环流。这种α中尺度暴雨系统的三维结构为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水汽和不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平均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利用垂直方向具有9层σ面、水平方向菱形截断波数为15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和有、无青藏高原大地形两种情况下10年积分的模拟结果,研究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对亚洲季风平均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无青藏高原大地形,亚洲冬、夏季季风平均环流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去除地形,使夏季高层的南亚高压、低层的大陆热低压、副热带高压及冬季的大陆冷高压在位置或强度上发生了改变;地形的有、无决定着冬季东亚大槽的强度;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有地形时明显较无地形时强;地形的有无还影响着降水强度和雨带的分布。另外,副热带高压中心及雨带的季节性移动与高原大地形的存在与否亦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吴爱明  倪允琪 《高原气象》1997,16(2):153-164
利用垂直方向具有9层σ面、,水平方向菱形截断波烽为15的全球在气环充谱 有、无青藏高原大地形两种情况下10年积分的模拟结果,研究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对亚洲季风平均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无青藏高原大地形、亚洲冬、青季季风流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去除地形,使夏季高层的南亚高压、低层的在陆热低压、副热带高压及冬季的大陆冷高压在位置或强度上发生了改变;地形的有,无决定着冬季东亚大槽的强度;索在越赤道气流有地形  相似文献   
5.
6.
ENSO和西太平洋暖池对我国气候影响的诊断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倪允琪  邹力 《气象科学》1995,15(4):118-133
一、引言ENSO是热带最强的气候信号,而西太平洋暖他又是热带西太平洋特有的暖水堆积的现象,两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和气候变化,但它们对我国气候究竟有多大影响目前尚无定论的说法。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回答两大问题:(1)确定EN-SO和西太平洋暖地对我国气候异常变化的影响程度和它们的相对重要性;(2)仅考虑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变化条件下的海气耦合模式究竟预测我国短期气候变化的能力有多大?二、资料和分析方法1.资料本研究使用四组不同的资料,即(亚)ECMWF300hpa和850hpa格点风场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旋转正压大气运动的二个基本过程:演变过程和适应过程,在一定的适应速率假定下设计了模拟旋转正压大气运动的计算方案,并分析了这一方案的计算稳定性条件。数值计算表明:这一方案对台风路径业务数值预告方案有一定的改进,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差分模式的分辨率,以改进台风路径预报。本文提出了原始方程模式的两种嵌套网格方案。试验表明,所提异模式嵌套网格交界域变量的衔接、协调处理是有效的;以轴对称正态分布模拟台风环流对于合风路径数值预报是适宜的。个例计算及1980年试用结果表明,套网格方案对路径预报有不同程度改进。  相似文献   
9.
阻塞高压形成、发展机理问题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叙述了现代阻塞高压理论的主流,将其概括成5种主要流派,并作简要评论,最后阐明了阻高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ECMRWF1980—1988年u,v,z格点资料,进行Munakami带通滤波,分析中高纬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动力学特征及传播特征,以及与热带地区季节内振荡的差异。 在全球高度场单点相关图上,南北半球都有类似于波列的分布结构,它们有相同的视源区与视汇区,季节内振荡具有全球尺度特征。超前或滞后相关图上,可以发现季节内振荡具有40—50天振荡周期。 在高度场四个位相合成图上,我们发现中高纬高度场上反映的季节内振荡为定常波的振荡,即波列位相与振幅的振荡。 低纬地区速度势函数冬季为纬向一波结构,夏季为二波结构。合成的赤道区域时剖图上,冬季X场东传明显,夏季则仅东半球有东传现象。OLR场冬季主要为150E为节点的东西向偶极形式的振荡以及60W—O范围的局地振荡。 热带区域季节内振荡主要表现为行星波的传播,而中高纬大气的季节内振荡表现为定常波的振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