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053~#硅有机浸渍漆在我国已使用多年,目前国内H级电机中大部份还是用1053~#漆作为绝缘浸渍漆,但由於1053~#硅有机浸渍漆的烘漆温度要求比较高,干燥时间比较长,一些工厂限於生产设备或绝缘结构中其他材料的不适应而降低了烘漆温度或缩短了烘漆时间,其结果使1053~#漆应有的性能没有达到,其主要反应在硅有机漆机械强度差,电机耐潮性差等问题,究竟1053~#漆的干燥条件如何决定为好我们作了简单的验证,供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1 序言当人们发现绝缘材料组合后存在着相容性问题后,各工业发达国苏联、美国、西德、法国、日本等国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制定出多种试验方法,用以判定绝缘组合的相容性,七十年代末国内对各国的相容性试验方法作了比较验证,並于83年起草了密封管法及开口线圈法二项试验方法标  相似文献   
3.
8904F级无溶剂绝缘漆是上海开林造漆厂1989年科技攻关项目,经过90多次配方筛选而定型的新型F级无溶剂浸渍漆,对该绝缘漆的温度指数及使用等级作评定,进行了快速的与常规的热老化试验,由于试验方法的不同,结果有很大差异,本文列举试验结果供参考讨论。 1 绝缘漆的热老化试验及温度指数的评定方法绝缘漆的温度指数的评定方法有三种类型:第一类型为最短时的快速方法即热重分析法(亦称热天平法),该方法是根据化合物热分解温度来确定浸渍漆的温度指数,不作功能性的考核。沿用标准  相似文献   
4.
绝缘结构耐热性评定的程序是用模型线圈、绝缘部件或整机作为试样,对其施加热因子、机械振动因子、潮湿因子及检查电压,进行周期性试验,有关这方面的试验标准及设备要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多次发过草案供各国讨论,从1980年的IEC2(秘)569、1984年的IEC2J(秘)7、8、9到1987年的IEC2J(CO)4.5.6现即将颁发正式标准。我所于83年开始研制有关结构评定的试验设备,1985年对全部设备根据IEC-669规程要求通过鉴定,当时的潮湿试验是采用标准中所推荐  相似文献   
5.
1 引言用介电法研究漆包线的性能及工艺控制,国外已有不少报导。美国、日本等都曾采用介电法研究漆包线的性能,奥地利 Mag 公司申请了漆包线介质损耗温度谱测试设备的技术专利,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刚开始,也缺这方面的专用设备。为此,我所于82年全部采用国产仪表并自制了电极加热炉装成“DDF—T漆包线热态损耗试验台”。该设备于82年12月8日经鉴定效果良好,一系列测试表明不同品种的漆包线其 tgδ—T 曲线各不相同,同一品  相似文献   
6.
1032B级绝缘浸渍漆在我国,早在60年代初就已应用,多年来我国对B绝缘浸渍漆如:各种环氧、聚脂的有溶剂及无溶剂漆也有发展和采用,但是由于1032漆价格便宜,其工艺已为工人所熟悉,故今在我国仍被大量采用。据了介,目前各厂对1032漆的浸烘工艺很不统一,有些厂用一次浸漆,而有些厂用二次浸漆,特别在干燥条件方面,有厂采用120℃、8小时,而有厂采用130℃8~10小时,也有厂用135℃烘4~6小时的。在Y、Y-L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绝缘结构专题报告中的浸漆干燥规范规定:中心高80~160mm电机第一次烘干用130°±5℃烘6~8小时,第二次烘干用130°±5℃烘8~10小时,对中心高180~280mm的电机第一次烘干为130°±5℃烘14~16小时,第二次烘干为130°± 5℃烘16~18小时。从规范要求来看,和目前各厂现行工艺比较,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七十年代中期,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批综合采煤机组,分配在各地煤矿中使用。经过几年来运行,一些机组中的驱动电机陆续损坏,主要是绝缘损坏,如何使用国产现有绝缘材料来修复这些电机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七九年我所会同开林西煤矿修理了一台西德西门子MR-170采煤机的电机,全部选用国产F、H级绝缘材料,采用简单的工艺,经修复后的电机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了安全运行一年的预期目标。一年共采煤38万多吨,工作正常,并继续在使用。可见所选用的绝缘材料和工艺基本上是可靠的。为此作一介绍,以供有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七十年代后期我国Y系列电机替代了J、JO系列,在电机绝缘结构方面B级结构替代了E级结构,随着当前Y系列电机的更新设计,绝缘结构又将以F级替代B级。在过去的10多年中,我国对F级、H级绝缘材料及绝缘结构的开发已作了不少的研究,以改性聚酯为主的漆包线其耐热性已从155C提高到200C等级。各类F级浸渍漆有10多个,多种薄膜复合材料在B、F、H级结构中广为应用,因此我国通用电机的绝缘等级从B上升为F级是具备条件的。但是绝缘结构的组成不是材料的简单凑合,尽管采用材料温度指数都大于155,但凑合的绝缘结构经耐热性评定未必能达到F级;而经过  相似文献   
9.
1.引言 QZ聚酯漆包线与1032浸渍漆组成的绝缘结构在我国E、B级电机中已使用了将近30年,由于1032浸渍漆在性能与应用工艺上都存在一定缺陷,随着电机工业的发展及绝缘工艺改造的需要,要求发展快干型的绝缘浸渍漆已成为电机厂的共同要求,近年来已开发了多种快干型绝缘浸渍漆,有的已经  相似文献   
10.
为符合美国保险商实验室 UL1446标准《绝缘材料结构——总则》规定的要求,模型线圈结构试验的工作量已有很大的增加。由于模型线圈的试验需要化费很长的时间,因而,采用新绝缘结构的公司总是利用外面的实验室为其进行试验,以发挥公司自身设备及人员的效能.随着从事模型线圈结构试验的实验室数量的增多,就产生了精确性按照UL1446标准试验方法和按照 IEEE117—74制作模型线圈问题.最初由三个公司组成一个小组.其中两个公司签约实验室,第三个公司无实验设备.其最初研究的目的是想确定制作模型线圈结构的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