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动机电子控制匹配开发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设计并建立了一套发动机电子控制匹配开发系统。该系统利用双口RAM实现了发动机电子控制与匹配开发系统之间的无缝接口,匹配开发系统中电控单元的控制参数可以实时修改。采用该系统可以进行发动机电子控制的开发研究,且系统开发完毕后匹配开发系统中的电控单元控制程序经过少量修改后就可以移植到生产型电控单元中。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化全面渗透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的今天,如何更有效地应用网络,如何更安全地使用网络,如何把网络的资源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已经成为摆在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化的决策者、规划者和建设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和应用,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业务整合和资源调整,这样才能真正使信息化成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3.
左杨  阮杰 《江西煤炭科技》2021,(4):141-143,149
孟津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主采二1煤层属高瓦斯低透气性松软煤层且不具备开采保护层的条件,瓦斯抽采难度较大,开孔钻进过程会出现夹钻、顶钻、塌孔和喷孔等现象,造成钻孔钻进深度小,抽放及卸压覆盖范围小,从而造成掘进速度慢.提高煤层瓦斯预抽效果的突破点在于扩大煤层瓦斯抽采有效影响半径、钻孔的合理布置参数及方式.因此,抽采钻孔有效影响半径特性的研究对钻孔进行优化设计有很大帮助,进而提高煤层瓦斯抽采率、钻孔冲煤量、缓解采掘接替紧张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轮摩托车车架的振动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ATIA软件对某三轮摩托车车架进行了三维几何建模,使用Hypermesh软件对车架进行了网格划分,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车架进行了自由模态分析和刚度分析,并通过试验方法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分析了该车架的前6阶固有频率及振型特征,为车架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据车架结构特点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对车架进行局部结构优化和模态优化分析,结合模态分析和评价优化分析结果,提出了车架结构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柴油机排气微粒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微粒排放的技术路线,开发了一种柴油机排气微粒净化装置.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对减少柴油机微粒排放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摩托车年产量和社会保有量的增加 ,摩托车对大气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 ,排气催化转化技术的应用将是治理尾气排放的主流 ,本文分析了摩托车排气催化转化器开发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8.
针对二冲程发动机排气压力波影响发动机动力性及经济性较为严重的情况,开发研制了排气动力计算程序(ESCS),并以该程序作为工具,对某一55 mL二冲程发动机的排气压力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核心钢管混凝土(PCSTRC)柱可用于混合结构中的柱-柱快速拼装。为研究其抗震性能,设计并进行了5个PCSTRC柱、2个现浇CSTRC柱以及1个钢筋混凝土柱的足尺拟静力加载试验,结合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对柱加载全过程的变形进行了量测。分析了PCSTRC柱与现浇柱在破坏形态、承载力、滞回耗能和变形性能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轴压比、配钢率和装配位置对PCST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STRC柱均发生预期的弯曲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饱满,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与现浇柱接近,极限位移角与延性略有增加,钢筋套筒可有效传递钢筋应力,核心钢管增强了竖向连接的可靠性;PCSTRC柱与现浇柱的曲率分布差异主要集中在钢筋套筒及套筒下端拼接区域,在总水平位移中由滑移机制所产生的刚体转动变形占比增大。  相似文献   
10.
欧洲标准EN50318用于对弓网动态相互作用的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做出评价验证.基于有限单元理论建立了一种弓网相互作用的仿真方法.通过建立非线性三质量块受电弓模型和接触网模型,设置接触单元,建立受电弓/接触网耦合模型,并采用Newmark方法求解.依照EN50318的流程,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对多种接触网类型、拉力组合、跨距、受电弓类型等不同参数组合的仿真,该方法仿真结果与通过EN50318标准验证的Siemens仿真系统和CATMOS(R)仿真系统的结果一致,证明了该仿真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