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2.
借助于有效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各类故障可观,然而对于故障的风险尚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估手段。构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网络拓扑,从信息在网络拓扑中传输的角度,用改进简化的可达矩阵算法分析信息在源宿之间的可达性。通过构建继电保护系统失效树,定性分析故障引起的不可达信息,判别其风险类型。最后综合考虑一次间隔重要度和继电保护故障严重度评估故障的风险。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分析继电保护故障带来的风险影响,并能合理区分不同故障的风险影响大小,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能源转型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理念在能源行业中的渗透与融合正逐步颠覆传统的能源生产、经营与消费模式。智能电网与能源网在互联网理念和新能源技术的推动下,催生了新一代"互联网+智慧能源"新形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能源转型与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能源系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互联网+"发展战略,从物理层面、信息层面、市场层面分析了"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技术特征,并将"互联网+智慧能源"与智能电网2. 0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比较。最后对"互联网+智慧能源"新形态的发展路径及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通过能源设备、能源网络、能源系统的智慧化升级,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新形态,实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能源转型背景下电网企业提升自身建设、运维、管理水平,增强不同行业及用户互动的有益探索。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主要特点进行阐述分析,从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梳理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支撑平台的关键技术,从技术角度深入理解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要特点。最后,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生态构建的思考,为相关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5.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对配用电通信网的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通信网络架构和配置方法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文章首先提出了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架构,分析了智能配用电业务的通信性能约束;然后针对配用电信息采集类业务,建立了基于排队论的通信带宽计算模型及以带宽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带宽优化模型,并以某智能配电房改造项目为应用场景,求解并分析了其业务延时、丢包率、带宽利用率与带宽配置关系;最后借助OPNET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能源转型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理念在能源行业中的渗透与融合正逐步颠覆传统的能源生产、经营与消费模式。智能电网与能源网在互联网理念和新能源技术的推动下,催生了新一代“互联网+智慧能源”新形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能源转型与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能源系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互联网+”发展战略,从物理层面、信息层面、市场层面分析了“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技术特征,并将“互联网+智慧能源”与智能电网2.0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比较。最后对“互联网+智慧能源”新形态的发展路径及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通过能源设备、能源网络、能源系统的智慧化升级,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 新形态,实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力物联网建设不断发展,运行分析、电能交易、用户能效管理、电源管理等业务应用呈现指数级增长,给传统主站系统带来巨大的计算处理压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针对新一代"云主站"架构,建立了电力物联网的计算负荷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了云资源配置方法.从"云主站"内计算负荷动态变化的根源着手,利用马尔科夫链刻画电网运行状态的变化规律;根据业务处理流程规范,建立状态关联的计算负荷模型,包括计算负荷描述模型及状态-事件-应用关联模型,并将其建立为经验知识库,用于分析不同时段各类业务的计算负荷特征;基于上述计算负荷模型,以平均响应延时最短、"云主站"能耗最小为目标,建立云资源优化配置双目标优化模型,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从帕累托前沿解集中获得综合最优解.以改进的IEEE 33节点电网为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能有效分析不同应用计算负荷的变化特征,进而合理配置云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