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混流式转轮HL220近下环三组叶栅(圆柱展开的实测直列叶栅、设计叶栅及改进叶栅)的水洞能量和汽性能的实验研究成果,分析了三组叶栅叶型细微差别及其对应的能量汽蚀性能之间的区别,阐述了采用快速、经济的叶栅水洞实验研究来有效改善HL220转轮近下环区域的能量、汽蚀特性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轮发电机组具有起动方便、运转灵活、速动性高等优点,是电力系统最可靠的负荷备用和事故备用机组,义不容辞地担负了系统的调峰任务。对此,人们的认识是明确的。可是,机组调峰时负荷变化太大对汽蚀磨损的影响在调度中几乎被忽略了。黄河上的电站,由于汛期泥沙多,工况改变引起转  相似文献   
3.
水轮机主轴中心孔补气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彩新  谭月灿 《大电机技术》1998,(5):41-42,F004
水轮机孔水管水压力脉动引起水轮机的强烈振动,常用补气的方法减振。主轴中孔球形阀补气减振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球形阀易损坏,使补气失效。本文介绍一种新的中心孔补气装置,它克服了球形阀补气装置的缺点,在电站使用取得了满意的减振效果,该装置就是主轴中心孔平面密封式补气装置。  相似文献   
4.
王正伟  谭月灿 《水利学报》1996,(10):39-45,50
本文针对枯溪水电站,将转轮(HL220-LJ-410)近下环穿过典型汽蚀区的圆柱近似流面展开为直列叶栅进行水洞叶栅实验研究,并采用面元法进行叶栅流场理论计算后优选了近下环的叶栅翼型,从而改善HL220转轮近环区域的能量和汽蚀特性,并列出了3组叶栅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进口流场与水压力脉动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模型试验,将混流式水轮机模型尾水管进口流场测试与水压力脉动测试等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水轮机尾水管进口流场与水压力脉动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建立尾水管水压力脉动数学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混流式水轮机在小流量工况下其转轮出口水流会产生涡旋运动,此时向转轮出口或尾水管补气时可以减轻水轮机的水力振动,但补气对水轮机出力的影响过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现经理论研究和模型试验,证明在小流量工况下给尾水管补气有利于增加水轮机的出力。  相似文献   
7.
改善柘溪电站混流式水轮机水力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柘溪电站长期存在着严重的水轮机水力振动,其振源主要是部分负荷工况的气蚀涡带、高水头工况的气蚀空腔和低水头大流量工况的气蚀空泡。研究采用新的轴心自动补气装置和转轮叶形优化方案对4号机进行改造,各部位的振动比机组改造前明显降低,原有的2个振动区已经消除。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电站条件下,特别是在机组检修时转轮不吊出机坑的条件下,进行大型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叶形实测是一项困难而艰巨的工作。由于机组检修期是有限的,因此叶形实测工作具有很强的时间性。进行叶形实测的必要性在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