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探讨了小车的驱动方案,解决了小车自动绕障、平稳运行等关键问题,确定了小车使用的材料、驱动原理以及各结构参数。所设计的小车结构合理、性能优越、行驶平稳,创造了绕桩40个的记录,远远高于全国参赛队平均绕桩11个的成绩,在79支参赛队伍中取得了第一的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小车的驱动方案,解决了小车自动绕障、平稳运行等关键问题,确定了小车使用的材料、驱动原理以及各结构参数。所设计的小车结构合理、性能优越、行驶平稳,创造了绕桩40个的记录,远远高于全国参赛队平均绕桩11个的成绩,在79支参赛队伍中取得了第一的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3.
首先,在论述频谱自相关方法(spectrum auto-correlation,简称SAC)的特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分析过程和轴承故障机理的基础上,指出了在故障信号不占主导作用时频谱自相关方法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局限性,并得到仿真算例验证;然后,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频谱自相关的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将经验模态分解得到的各分量进行分析比较,再对适合的分量进行频谱自相关分析,可有效提出轴承故障频率;最后,分别在轴承故障试验台实测了深沟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内外圈故障振动数据,结果表明,EMD-频谱自相关分析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取轴承故障信号,较单一EMD分解、频谱自相关和峭度等方法效果更好,为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弃风电量评估是风电并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从风能利用系数函数出发,对测量风速进行了修正,并对某风场的弃风电量进行了评估。首先从弃风电量评估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弃风电量评估条件及相关标准;然后根据弃风电量评估要求对弃风电量评估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弃风电量计算模型,该模型主要通过风能利用系数来修正风速进而计算理论与实际电量;最后通过实际风场的数据计算得到弃风电量数值,为风电并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例分析了倒谱和Hilbert解调在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优缺点,指出了Hilbert解调在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两个局限性:在处理相加信号时解调谱图中会出现干扰成分和受传递路径影响较大。然后提出了基于倒谱分析的Hilbert解调局限性的解决方法,利用倒谱分析能够区分出边频带中周期成分的优点来排除Hilbert解调谱图中的干扰成分,同时利用倒谱受传递路径影响小的优点来降低传递路径不同对Hilbert解调分析的影响。最后实测了风机传动试验系统齿轮点蚀、断齿故障下的振动数据,结果表明,综合分析方法能有效克服Hilbert解调的两个局限性问题,提高对故障的判断精度。  相似文献   
6.
电气设备耐压试验是检测电气设备承受过电压的能力的主要方法。通过对耐压试验进行模块化处理,研究了一套基于人机交互模式的耐压试验方案设计系统。首先,从耐压试验的目的出发介绍了耐压试验方案需要达到的一些要求及原则;然后按要求进行了方案设计系统的结构设计,针对总体结构中的各具体部分进行人机交互设计并组合;再通过对整个系统结构搭建耐压试验电气回路平台,在进行方案校验的同时自动生成试验报告;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实例表明,该耐压试验方案设计系统可以完成相关试验要求,可以帮助实现耐压试验的设计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首次将轴流压气机的受力特性与工况相结合,分析压气机转子的速度变化和受力特性。首先从理论角度阐述了轴流压气机的失速原理及过程,然后对压气机在正常运行工况和部分失速工况下的受力表达式进行理论推导,通过仿真得出轴流压气机在部分失速工况下的受力特性,最后将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部分相对比。论文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行性,并得出了失速工况下轴流压气机的速度变化与受力特性,为后续转子的振动分析以及转子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燃气轮机径向间隙主要包含动叶叶顶间隙和静叶密封齿间隙等,径向间隙的合理设计是影响机组效率和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安全运行的可靠保证。综合考虑径向间隙各项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自主研发燃气轮机径向间隙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研究分析。以合理的稳态间隙设计为目标,保证额定运行工况下转子和静子之间不发生碰磨,同时考核不同工况下的瞬态间隙,使得最小间隙值大于零,从而避免瞬态运行时产生动静碰磨。按照径向间隙计算流程,通过司比克止口偏心调整等方法调整间隙数据,迭代计算后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装配间隙,不仅避免了额定运行工况下出现动静碰磨现象,同时有效改善了间隙周向均匀性,绘制燃气轮机间隙图为燃气轮机总体装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