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曲线拟合的计算方法,拟合了一组与本计算有关的水和水蒸气热物性参数(比容、焓和熵)的经验公式,从而事理出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混烧冶金煤气锅炉热力计算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1997年粗钢产量超亿吨,居世界第一,但吨钢综合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20~40%。为抓好降耗节能就要高效地利用高炉、焦炉、转炉煤气,特别是在锅炉中混烧,热力计算有若干特点。该文结合宝山钢铁公司能源部工业锅炉的热力计算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链条炉横向配风不均匀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横向配风不均匀性会严重影响链条炉效率。针对此问题,对一台20t/h链条炉供风系统进行了7个工况的实炉冷态试验,结果表明炉排的侧密封不严和风门变形是造成配风不均的主要原因。以实测数据为边界条件,采用k-ε湍流模型对单风室内部气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扩流压降、动压转化为静压、以及风室内涡流扰动是造成横向配风不均的内在原因。结合国内研究的大风仓小风斗供风系统以及国外垃圾焚烧炉的下饲式供风形式的各自优点,提出了下饲式大风仓小风斗供风系统。对这两种大风仓小风斗进行的数值模拟表明,改进后的供风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横向配风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容量的中间再热单元机组绝大部分均装有旁路装置系统。实践表明,一套完善性好的旁路系统,可经受电厂的启停、甩负荷等多种考验。高压Ⅰ级及低压Ⅱ级旁路系统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标准模式。对设置旁路的目的、阀门启闭时间的要求、选用型式、合理确定旁路质量以及电动旁路与液动旁路的性能和特点均给予论述。  相似文献   
5.
带有多排管的复杂回路锅炉水动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中、低压锅炉中,由于蒸发吸热比例较大,常采用带有多排对流管的蒸发受热面与水冷壁组成复杂循环回路,结合宝山钢铁公司一台“三菱-CE34VP-18W”型低压锅炉的水循环编程计算,分析说明其计算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电力工业中,火电是主要的发电方式,而燃料又以煤为主,这种格局要长期存在。火电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发展超临界压力机组,再加烟气净化,可降低煤耗率,减少污染排放物,必然成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对工业能效评估的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到目前已经开展了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通过借鉴其在工业能效评估项目中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方法,我们研究和开发了一套适用于中小型工业企业的能效评估方法,并对中小型企业中的常用生产设备,如锅炉及蒸汽系统,水泵、风机和空气压缩机等电机系统,照明系统,暖通空调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效率计算和节能效果分析模型。这套评估方法和相关的计算模型可以应用于中小型工业企业能效评估。  相似文献   
8.
吕学敏  虞亚辉  林鹏  罗永浩 《锅炉技术》2011,42(6):60-63,73
研究小型层燃炉燃烧实验系统,设计并搭建了生物质多功能实验台,可进行层燃燃烧、室燃燃烧及配风等实验的模拟.同时对水稻秸秆和玉米芯燃料层燃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风量对生物质燃料层燃燃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床层内部分布的热电偶的温度和整个燃烧过程中床层上方的气体浓度变化进行分析,燃烧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与床层上方气体浓度变...  相似文献   
9.
在火力发电厂进行热经济定量分析中,必须用到由压力及温度求水和水蒸汽的比容、比焓等参数,利用水和水蒸汽表使用直线内插法在较大的曲线(或曲面)分布的数据表上求得的中间值精度不高,并且很麻烦,且易出错。作者根据物性参数的实际变化规律导出高精度的拟合式,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时某330 MW电站机组的汽轮机旁路阀门进行模拟分析.在其备用工况和操作工况下,分析了阀门阀体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由此得出不同工况下温度场及其对应的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其中备用工况下阀门入口处阀体温度梯度最大,综合应力值也最大为68.8 MPa,操作工况下,阀体综合应力值随着开启时间的延续先降低后增长,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