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传统空调风平衡调试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广州财富中心项目变风量系统的特点,利用BAS技术发展,摸索并总结出一套适合在变风量空调风系统中运用的风平衡调试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方法效率低、精度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供电局继电保护数据的管理是供电局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介绍了供电局继电保护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运用数据库管理,实现了对供电局设备的参数,定值数据快速的录入,统计分析、输出和共离,为供电局的日常工作计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沿海地区4种不同用地类型的8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水田污染最严重是Pb,菜园地是Hg,果园是As,旱地是As。在多项综合指数评价中,菜园土污染最严重,综合污染指数(P)达到1.18,其余依次为水田0.64,果园0.59,旱地0.47。在单项污染综合指数中,Hg和Cd污染最严重,其污染指数(I)分别达到0.86和0.61,其余依次为Cr、Pb、Cu、As、Zn、Ni。评价结果为进一步的土壤污染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3 08 26三峡电厂和2003 11 07江陵换流变电站发生的2次设备事故,介绍了GIS设备操作机构 故障对设备及系统的影响、事故处理、故障原因与针对问题的技术改造,以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开挖后的电缆沟通道是一个狭长的基坑,苏州某软土地区电缆沟通道的坑底回弹变形量大进而导致工程工后沉降不满足要求。为探究基坑回弹的变形规律,采用ABAQUS软件对电缆沟通道坑底的回弹变形进行了模拟,重点分析了地基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弹性模量以及支护结构嵌固深度和基坑开挖两侧超载对坑底土回弹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基土的性质对坑底回弹量影响很大,基坑回弹量随土的内摩擦角、黏聚力和弹性模量的减小而增大,尤其是当地基土性质较差(力学参数较小)时,回弹量变化显著;当坑底土性较差时,基坑周边超载对坑底土体回弹量影响较大;坑底回弹量随支护结构嵌固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可通过加大支护结构嵌固深度的方法降低坑底回弹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带有色系统噪声的非线性离散随机系统的偏倚辨识和状态估计,提出了一种新算法,通过适时地修正系统噪声和量测噪声的均值和协方差来提高估计精度,并可加快偏倚辨识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文中简单介绍了GIS设备的特点及应用情况,重点针对换流站GIS设备的运行情况,以江陵换流站和宜都换流站为例,深入分析了550 kV GIS设备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测定岩石、混凝土等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改进巴西圆盘试验,但存在几种不同的改进圆盘试验方法,各试验结果是否准确、相互之间有何差异需要明确。考虑不同的加载面圆心角,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了3种改进圆盘试验之间的差异,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相同的加载面圆心角,采用弧形集中加载模式时试样劈裂面上的拉应力区分布范围最大,其次是弧形均布加载模式,最后是平台加载模式。当加载面圆心角在20°~40°范围内时,试样满足中心起裂的要求,且试样中心点处压应力与拉应力的比值较小,因此建议采用该范围内的加载面圆心角进行试验。根据脆性材料格里菲斯破坏准则,引入了修正系数k,对改进圆盘试验抗拉强度公式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9.
换流站中GIS典型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炯  杨世贵  程航 《电力建设》2010,31(3):39-43
针对换流站GIS 设备运行情况,以江陵换流站和宜都换流站为例,深入分析了550 kV GIS 设备的典型故障:断路器合闸电阻故障、断路器均压电容故障、隔离开关操作机构故障、隔离开关绝缘拉杆故障、电流互感器局部过热、气室内含杂质导致放电、三相电流不平衡、气室渗漏,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为今后GIS设备同类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疾病诊断方法在辅助诊断过程中大规模依赖标注数据,且缺乏医生或专家经验知识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医学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的疾病诊断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一个知识驱动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通过实体链接消歧与知识图谱嵌入抽取得到医学知识图谱中的结构化疾病知识,并将病情描述文本中的疾病特征词向量与相应知识实体向量作为CNN的多通道输入。在卷积过程中从语义和知识两个层面表示不同类型疾病。通过在多类病情描述文本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诊断性能要优于单一CNN模型与其他疾病诊断方法,并验证了这种知识与数据联合训练的方法更适用于初步诊断病情描述的疾病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