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企业的重要设备如微特电机、精密仪器等对供电质量要求很高,由于故障等原因引起的瞬间电压低落或者停电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合格率.传统的高效UPS供电中,采用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存在着价格昂贵、运行损耗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采用斥力机构与永磁机构混合使用的高速接触器,动作迅速可靠,通流量大.采用Ansys对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对仿...  相似文献   
2.
针对瞬变电磁法探测中,功率放大器负载大电感线圈面临关断时间长、充电-放电频率低的问题,本文开展小回线大电感负载瞬变电磁发射系统快速关断与快速充放电技术研究。利用大功率TVS串联的无源恒压钳位技术降低关断时间、同时采用阻尼吸收电阻减小关断振荡,设计了大功率恒压快速充电模式,推导了关断时间与TVS管个数的关系,关断时间随TVS管个数增加而缩短。仿真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575μH负载电感,输出峰值电流230 A、2 ms脉冲时的充电时间为72 ms, 9个TVS管时关断时间为152μs。为瞬变电磁探测系统减小探测盲区、多脉冲积累提高探测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直流开断过程中触头开距、燃弧时间及电流过零时的di/dt对真空开关开断能力的影响,对真空开关分断之后的固有介质恢复强度进行了测量,即不加恢复电压下触头间隙介质的自由恢复过程。文中设计了永磁–斥力混合式快速机构,并采用转移强迫过零开断的方法,在合成回路实验系统中进行了真空小电流直流开断。搭建了用于测量弧后固有介质恢复强度的高压脉冲产生电路,在电流过零之后采用单电源高压脉冲放电法测量了不同触头开距、不同燃弧时间及不同di/dt下的触头间隙的固有介质恢复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文实验条件下的直流开断过程中存在一个临界开距,在此开距范围内,选择较快的分断速度和较短的燃弧时间,能够提高电流过零后电极间隙的固有介质恢复强度。同等开距同样的燃弧时间下,选择较低的反向电流过零频率能够提高电流过零后的固有介质恢复强度。  相似文献   
4.
真空断路器循迹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带自调整函数的模糊算法,能够使断路器永磁机构按给定曲线动作,保证断路器的合闸时间稳定,从而提高选相操作的精度。通过该算法可实时纠正断路器永磁机构的运动位移偏差,在电容电压、环境温度等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使机构仍按给定曲线动作。通过开关特性测试仪和DSP2812硬件控制系统,得到标准位移曲线及控制算法中的基本参量值,并在 Matlab 中建立了考虑续流过程的真空断路器闭环控制系统,给出了电容电压变化的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控制方法的可行性。此外,针对单相配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进行大量的合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外界因素变化时,该控制方法能将断路器合闸时间稳定在±0.5 ms之内。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真空直流强迫过零开断过程中的弧后电流,该文设计永磁-斥力混合式快速机构,搭建直流开断用弧后电流测量系统,开展直流小电流开断实验,研究弧后电流受开断电流幅值、电极开距、换流电流频率及换流电容电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弧后电流呈现出不稳定性.弧后电流随开距增大而增大,且同开距下弧后电流变化不大.开断电流小于800A时,弧后电流增长较快;开断电流在800~1800A范围时,弧后电流增长较慢.弧后电流随着换流频率的增加显著增大,换流频率对弧后电流的影响起主导作用.换流电容电压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小弧后电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