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4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田芳 《玻璃与搪瓷》2005,33(4):34-37,63
采用微软公司Microsoft 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玻璃料方的计算,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以平板玻璃料方为例,对玻璃料方的电子计算机计算原理作介绍,并对利用Excel电子表格的规划求解功能进行玻璃料方计算的过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田芳 《家电科技》2003,(7):20-20
1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好市场的前期培育对于国内外企业来说,都有培育市场、引导消费的责任,也只有先把市场做起来,才能真正的去谈竞争。消费者的需求就是市场的消费热点,就是生产企业的商机,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及时为他们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谁就赢得了市场的主动权,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2002年中国城市家庭预期购买数量的调查数据可知,有近30%的家庭预期购买空调数量在2台以上,如果把这30%有预期购买分体机、柜机的消费意向转化为对户式中央空调的消费,那么对于户式中央空调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2…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时空演变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地面沉降是世界上很多城市都要面对的一种"城市病"。地下水过量开采是这一问题最普遍的原因,北京也因此出现了严重的地面沉降问题。为了全面认识地下水开采格局变化下的地面沉降发育分布的新特点,推动实现《北京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3-2020年)》中的"控沉目标",对北京市从解放初期至今60多年间的地下水开采和地面沉降演变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定性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沉降的形成发展阶段与地下水开发利用阶段高度吻合;地面沉降中心区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的时空变化高度相关;随着地下水开采深度整体上向地表以下更深层发展,主沉降层逐渐向深部(100m以下)地层转移,为地面沉降防控决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面沉降是全世界主要的工程地质灾害之一,而地下水超采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研究地下水人工回灌和停采对北京平原地面沉降的影响,采用三维地下水模型和情景设计法,设计3个情景(保持现状、人工回灌和地下水停采)对北京平原区域及沉降中心的沉降速率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保持现状、人工回灌和地下水停采等情景下北京平原在2015、2020和2030年的区域地面沉降分别为24 mm/a左右、12. 7~23. 2 mm/a及12. 4~23. 7mm/a,沉降中心地面沉降分别为39. 30~158. 62 mm/a、21. 09~165. 83 mm/a及16. 5~162. 95 mm/a;人工回灌和地下水停采对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和含水层储存量的恢复以及地面沉降的控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地下水停采的效果要优于人工回灌的效果;只有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地面沉降控制,才能既控制地面沉降的恶化,又保证北京平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硼中子寿命测井与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相比,具有测井方法灵活、测井适应性强、不产生放射性污染、测井施工后不影响作业施工时效的优点,在采油井还可兼具监测剩余油。硼中子寿命测井成本高、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测井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施工工艺控制。在现场施工中,要根据井况分别采用"测-注-测"和"测-注-渗-测"两种施工工艺进行测井。其在套管井找窜和在水平井找窜中的应用,都有效避免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引起的沾污及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气—液两相流研究对含气率测量的需求,基于线列阵测量技术原理,设计了一种可移动式线列阵两相流测量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3 mm)和极高的时间分辨率(2500 Hz),设计了线列阵传感器标定和含气率算法,实现了瞬时二维局部含气率的测量。经过射流冲击试验验证表明:该线列阵传感器结构稳定,基于原始测量数据,采用标定和含气率求解算法,可计算气泡夹带现象在水平截面的平均含气率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高速发展,电网新能源消纳压力日益凸显。与此同时,随着多能转换技术发展,电网与其他类型能源网络的耦合程度不断提高,如何利用不同能源网络灵活性资源消纳受阻新能源,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为此,提出了计及综合需求响应参与消纳受阻新能源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充分考虑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ES)特性建立了冷、热、电负荷的多类型需求响应模型。其次,在日前时间尺度,考虑新能源消纳过程中各方利益均衡,建立了基于主从博弈理论的价格型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 IDR)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在日内时间尺度,针对新能源日前预测偏差对系统优化影响,建立了考虑激励型IDR日内滚动优化调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证明了所提策略可深入挖掘多类型负荷需求响应能力,有效提高新能源消纳量。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给建筑负荷和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CCHP)系统供能策略带来很大的影响,以上海市某医院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PRECIS软件预测该地区2025至2100年的温度变化,利用TRNSYS软件搭建医院能耗模型计算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全年逐时负荷,构建了考虑负荷变化影响的“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模型,最终生成适应气候变化的供能系统运行方案。负荷预测结果表明,极端高温现象导致建筑的冷、热负荷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可能造成供需失衡,即夏季高温制冷不足和冬天暖冬供暖过剩的问题。与传统优化模型相比,该模型生成的系统协同运行方案可以增强用户体验,实现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9.
阐述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立体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课程考核职业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了一种数值求解变系数对流扩散反应方程的指数型高精度紧致差分方法.我们首先将模型方程变形,借助常系数对流扩散方程的指数型高精度紧致差分格式,采用残量修正法得到变系数对流扩散反应方程的指数型高精度紧致差分格式;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当Pelect数很大时,本文格式达到四阶计算精度时网格步长的限制条件;离散得到的代数方程组可采用追赶法直接求解.数值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吻合,表明了本文格式对于边界层问题或大梯度变化的物理量求解问题具有的高精度和鲁棒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