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走了,燃尽了自身贮能的全部,永远地走了,——才活了四十八个年头,他不该走,从他来到这个人间起,不足五十个春秋。谁能相信这是真的?就在前几天,人们还看到,他——抚顺龙凤矿四区105采煤队副队长孙树忠,急如心火地协助邻队排难抢险;就在前几天,人们还看  相似文献   
2.
在双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FDFCC)上,使用长岭催化剂厂生产的CC-20DF催化剂,液态烃收率及烃中的丙烯含量增加,当CC-20DF催化剂占总藏量40%时液态烃收率达到13.5%,丙烯收率达到4.52%(收率均相对于总进料,以下同).  相似文献   
3.
杨志勇  王葆华 《浙江建筑》2010,27(3):7-9,13
从晋商民居建筑入手,介绍了晋商民居室内空间的分隔手法:主要有绝对分隔、局部分隔、象征性分隔和弹性分隔等。重点阐述了室内空间分隔的形式:有屏风、隔扇、罩和格架等,并分析了这些分隔形式各自的特点及其装饰艺术。以供当今的室内设计师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靖西地区出露的晚古生代基性-超基性岩进行了全岩主量、 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基性岩主要为辉绿岩, 超基性岩则为苦橄岩;基性岩具有较低的SiO2(51. 34% ~53. 17%)和较高的MgO(4. 67%~6. 12%)含量, (K2O+Na2O)在5. 03%~8. 06%, 具有典型碱性玄武岩特征;超基性岩则具有更低的SiO2(39. 76%)和极高的MgO(23. 97%), 二者均落入碱性玄武岩系列。基性-超基性岩ΣREE 在(45. 47~128. 95)×10-6, (La/ Yb)N 值在6. 67~10. 75, δEu 值为0. 96~1. 08, 稀土特征总体显示为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式, 具有与OIB 相似的配分趋势, 指示源区相对富集; 基性-超基性岩不相容元素含量整体偏低, 略亏损高场强元素(HREE、 Nb、 Ti 等), 指示源区部分熔融程度较低。结合前人研究及岩石沉积背景特征, 认为靖西基性-超基性岩为右江盆地早期演化的产物, 形成于局部拉张的构造环境, 与裂谷作用相关, 推测该区域晚古生代受金沙江-哀牢山特提斯洋的打开和演化的影响, 右江盆地局部拉张裂解,一系列深大断裂沿北西向展开, 早期在局部形成与裂谷作用相关的岩浆活动。晚古生代后期右江盆地可能已演变为弧后盆地属性。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时代为建筑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本文以技术手段为切入点,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智能科技、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三个方面来阐释数字化技术对建筑设计发展及其行为的影响,对建筑形式及空间结构的改变,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的改变等。数字化技术只是建筑设计的手段,建筑设计不应该陷入“工具主义”的泥潭,形式之外,建筑内涵才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建筑符号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解析,通过对传统建筑的剖析,归纳出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特征,并通过后现代手法——解构,对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探讨与研究。将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局部,通过变形、抽象等表现手法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做到建筑与外环境的融合。并对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传统建筑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体现传统建筑符号在室外景观中的变异、整合、与延续。  相似文献   
7.
从晋商民居家具入手,介绍了晋式家具的发展概况,家具的类型,重点阐述了晋商大院室内家具的组合特征以及晋式家具的装饰风格特点,以及更好地理解晋式家具的造型和装饰内涵,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现代古典风格家具的设计.如何将其中优秀的传统因素运用到当代古典风格家具的设计中,如何在利用的同时进行传承和保护,都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容美发院空间是一个时尚感与现代感共融的空间,美容美发是一个很时尚的代名词,是时尚的传播者,潮流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9.
以陕西关中地区三义村为例,分析其院落景观形态结构演变的过程,并试图研究这种现象的发生条件,以此寻找乡村聚落院落景观结构发展和演变的内在规律,探寻其在演变过程中值得保留和重拾的构成方式,并试图建立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在保护传统乡村聚落原有的院落景观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引导新时期聚落景观的建设,有助于其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设计基础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建筑设计教学中设计基础课的重要性及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