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某电厂亚临界300 MW机组锅炉出现的结焦灭火严重问题,结合锅炉结构特点、燃煤特性及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导致锅炉结焦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燃料管理、氧量调整等防止掉焦灭火的对策,调整后锅炉无明显结焦现象,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CuO/g-Al2O3和CuO-CeO2-Na2O/g-Al2O3催化吸附剂的脱硝性能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孔径的CuO/γ-Al2O3和CuO-CeO2-Na2O/γ-Al2O3催化吸附剂颗粒,在固定床上测试其催化脱硝活性。两类催化吸附剂250~400℃范围内脱硝效率稳定在70%以上。在350℃时效率稳定在最高值。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两类催化剂对NH3和NO的氧化性能,发现NH3在高于400℃下急剧氧化,是脱硝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CuO/γ-Al2O3催化剂能将NO氧化生成NO2,NO2生成有利于脱硝反应的进行。NO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对脱硝过程有重要作用。改进的CuO-CeO2-Na2O/γ-Al2O3催化剂能使NH3在高温400℃下不被氧化,也促进了N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从而提高催化剂了脱硝效率。催化剂反应的机理为NO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氧化生成吸附态的NO2,其再与吸附催化剂上的NH3反应。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多股碳纤维导线的质量,研究基于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的多股碳纤维导线潜伏性缺陷检测方法。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设计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并将单根光纤植入多股碳纤维导线中,通过注入窄谱光源来实现温度采集。采用外差检测法对窄谱光源进行处理,获取多股碳纤维导线的温度采集结果。采用平均处理方法滤除温度数据内部的噪声。基于滤波后的温度数据,建立多股碳纤维导线的温度场逆问题模型,并利用牛顿迭代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得到多股碳纤维导线的热导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采集多股碳纤维导线的温度,并成功滤除99%的内部噪声。检测无缺陷多股碳纤维导线的热导率是235 W/m·k,基于此,该方法也能够根据与无缺陷导线的热导率的差异有效地检测导线的潜伏性缺陷。值得注意的是,当导线的负荷电流增加时,该方法的潜伏性缺陷检测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O/γ-Al2O3催化剂颗粒,并在固定床上测试其催化脱硝活性.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CuO/γ-Al2O3催化剂对NH3和NO的氧化性能.结果表明:CuO/γ-Al2O3催化剂在250~400℃范围内脱硝效率达到了85%以上;在350℃时,达到98%;但在400℃时,由于NH3的急剧氧化而使脱硝效率下降.高度分散的活性组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催化剂高温下的氧化性能.CuO/γ-Al2O3催化剂能将NO氧化成NO2,有利于脱硝反应的进行,NH3和NO在催化剂上都存在明显的吸附现象.NO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对脱硝过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CuO/γ-A1203和CuO-Ce02-Na20/γ-Al2O3催化吸附剂的脱硝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CuO/γ-Al2O3和CuO-CeO2-Na2O/γ-Al2O3催化吸附剂颗粒,在固定床上测试其催化脱硝活性.2类催化吸附剂250~400℃范围内脱硝效率稳定在70%以上.在350℃时效率稳定在最高值.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2类催化剂对NH3和NO的氧化性能,发现NH3在高于400℃下急剧氧化生成N2、NO和N20,是脱硝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CuO/γ-Al2O3催化剂能将NO氧化生成NO2,NO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对脱硝过程有重要作用.改进的CuO-CeO2-Na2O/γ-Al2O3催化剂能使NH3在高温400℃下不被氧化,也促进了N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从而提高了催化剂脱硝效率.催化反应的机理为NO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氧化生成吸附态的NO2,再与吸附催化剂上的NH3反应.  相似文献   
6.
刘斌杰  魏刚  刘文献  殷庆栋 《节能》2011,30(11):138-141
介绍一起燃煤锅炉在较高负荷时的灭火事故,对灭火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锅炉一次风机失速造成了负荷扰动,而运行人员的应对不当造成了锅炉灭火.从技术上和管理上提出防止再次发生锅炉灭火的对策,实施后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改性壳聚糖性能表征及脱除烟气中Hg0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VM3000在线测汞仪(CEMS)和Ontario Hydro (OH)方法作为检测手段,在固定床实验台架上,以壳聚糖(chitosan,CTS)和改性壳聚糖(modified chitosan,MCTS)为吸附剂,进行脱Hg0实验研究。同时采用比表面积分析仪(ASAP2020)、热重分析仪(TG)、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分析仪对吸附剂进行了详细表征。发现氨基和羟基可能与HCl分子和Cu离子发生反应,形成了壳聚糖盐酸盐和铜模板壳聚糖螯合物。改性后的吸附剂上形成了C-Cl键,而且铜模板型壳聚糖(Cu-CTS)因铜离子空缺而拥有记忆功能,可吸附与铜离子半径大小相当的金属离子或分子,大大提高了其对Hg0和Hg2+的吸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未经任何处理的CTS原粉不吸附Hg0,经过改性后的CTS能够氧化Hg0并吸附Hg0和Hg2+,盐酸溶胀型铜模板CTS吸附剂脱汞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介绍河北省南部电网主流大容量机组及其启动方式的划分依据,分析几类机组不同启动方式下的启动时间和费用,认为合理控制启动时间和启动费用可以提高电厂的经济性和优化电网调度,提出采用等离子点火技术、邻炉加热技术等缩短启动时间和降低启动费用的优化措施,为大型机组启动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锅炉主辅机运行现状,从燃用煤种、锅炉结焦、四管泄漏、低负荷稳燃等方面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重复脉冲法检测匝间短路故障的早期预警与准确定位,文中采用改进最小能量法查找脉冲起始时刻并以此计算重复脉冲信号的传播时间差,从而实现提高故障定位精度的目的。通过在发电机转子绕组中的检测实例,分析了最小能量法因子α在不同取值下对绕组无缺陷、轻微缺陷、重度缺陷以及严重缺陷等4种情况下时间差计算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征波形凸起越大,即信噪比越高,则时间差计算越准确。随后基于Monte Carlo方法对各种缺陷情况下的30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何种缺陷,影响因子取值都存在一个合理区间,在该选择区间内选取因子α的值,可提高时间差计算的准确度,从而提高匝间短路定位的准确程度。最后提出了先判断缺陷严重程度,再选取合适的计算因子α,最后进行时间差计算的缺陷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