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使用插拔式电缆终端的220kV变压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降低局部放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3.
采用熔体急冷法制备了Al_(90)Ni_2Y_8和Al_(84)Ni_8Y_8合金条带,并用XRD进行了结构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合金的热稳定性,使用超导量子干涉仪对Al_(90)Ni_2Y_8和Al_(84)Ni_8Y_8非晶态及部分晶化态合金的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_(90)Ni_2Y_8和Al_(84)Ni_8Y_8非晶合金为抗磁性,而且随着Ni含量的增加,合金更容易被磁化.当磁场强度达到0.5T时,Al_(90)Ni_2Y_8合金对应的比磁化强度为-0.083 Am~2/kg,磁化率为-1.66×10~(-5),而Al_(84)Ni_8Y_8合金对应的比磁化强度为-0.091 Am~2/kg,磁化率为-1.82×10~(-5).当合金部分晶化后,合金的磁性仍保持抗磁性,但是比磁化强度的绝对值均显著增加.当磁场强度为0.5 T时,Al_(90)Ni_2Y_8合金对应的比磁化强度的绝对值从急冷态的0.083 Am~2/kg增大到部分晶化后的0.231 Am~2/kg,Al_(84)Ni_8Y_8对应的比磁化强度的绝对值从急冷态的0.091 Am~2/kg增大到部分晶化后的0.163 Am~2...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Al-Ni-Y三元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采用熔体急冷法制备了Al90Ni2Y8、Al87Ni5Y8、Al84Ni8Y8和Al80Ni12Y8合金条带.利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急冷态和部分晶化后条带的结构,运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合金的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结果表明:除了Al80Ni12Y8和Al90Ni2Y8合金外,制备态的条带均为完全非晶态,部分晶化后有纳米铝晶体析出;Al84Ni8Y8合金DSC曲线上可以明显地观察到玻璃转变温度Tg.〖JP2〗通过比较4种合金的热稳定性,发现随着Ni的原子分数升高,合金的初始晶化温度Tx也随着升高,合金的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非晶合金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优异的耐磨耐蚀性能在海洋及CO2地质封存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超临界CO2环境下钢构件的耐蚀涂层材料,但关于非晶合金在该环境下的腐蚀行为鲜有报道。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对SAM2X5铁基非晶合金与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温度80℃,压力10 MPa的模拟环境下进行腐蚀行为对比研究。通过XRD、DSC、CLSM、SEM、XPS以及电化学Mott-Schottky测试等方法对两种材料的微观结构、腐蚀形貌以及表面膜成分及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压的超临界CO2环境下进行168 h腐蚀试验后,13Cr不锈钢表面发生严重的点蚀,而铁基非晶合金表面无点蚀发生;非晶合金表面膜除Fe和Cr外,富含大量的Si元素,会促进形成稳定致密的钝化膜;13Cr不锈钢表面膜为p型半导体,非晶合金表面膜为n型半导体,13Cr不锈钢钝化膜载流子密度远高于铁基非晶合金。证实了在该环境下铁基非晶合金的耐蚀性能远优于13Cr不锈钢。  相似文献   
6.
杨柏俊  冯斌  苏成勇 《变压器》2007,44(10):20-24,32
研究了三列螺旋式绕组"8字"循环换位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绕组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惰性气体雾化(VIGA)和无坩埚电极感应熔化气体雾化(EIGA)两种气雾化方式制备增材制造用 12CrNi2 低合金钢粉末。 对比获得粉末的粒径分布、球形度、截面形貌及氧形态,结果表明:两种粉末球形度良好,VIGA 粉末有微量卫星粉存在;对 0~ 53 μm、53 ~ 180 μm 范围内粉末进行粒度分析,发现 EIGA 粉末中值粒径 d50 分别为 34. 8 和 127 μm,VIGA 粉末中值粒径 d50 分别为 40. 7 和 126. 3 μm。 通过 XPS 分析 Fe 2p 与氧元素的结合状态, 结果表明:对比 VIGA 粉末,EIGA 粉末表面氧化膜中金属态 Fe0 的含量更高,氧化态 Fe2+和 Fe3+的含量更低。 此外,对比不同溅射时间下 Fe 2p 氧化态峰的状态,发现氧元素在 VIGA 粉末中渗透更深,并可能生成了氧化物,这一推测通过 XRD 相组织分析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针对铝基非晶合金形成能力弱的问题,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工艺制备出铝基非晶合金涂层,研究了优化工艺参数对涂层孔隙率和非晶含量的影响,并评价了涂层的耐蚀和耐磨性能。 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喷涂厚度下,提高喷枪移动速率及降低送粉速度,可有效提高涂层的致密度与非晶含量,进而明显提升了涂层的耐蚀和耐磨性能。 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下得到的铝基非晶涂层孔隙率为 0. 12%,非晶含量为 83. 7%时,点蚀电位可提高到-0. 3 VSCE ,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一个数量级,磨损速率仅为 5. 6×10 -4 mm 3N -1m -1 。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对Zn-27Al合金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用铜模喷铸法制备φ5mm、φ2mm、φ1mm圆柱试样,通过熔体急冷法制备条带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光衍射仪分别观察其组织形貌、分析其试样的相组成并计算晶格常数。结果表明,不同冷却速率下组织形态会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其形貌按河流状、树枝晶、规则网格状、无规则形貌逐步过渡并使组织变得细小致密均匀;快速凝固条件下,更多的Zn原子固溶在Al晶格中,改变了富Al相的晶面间距。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具备优异耐蚀能力的铝基非晶合金表面防护涂层,通过微合金化调控方法设计了铝基非晶合金的成分体系(Al_(86)Ni_6Y_(4.5)Co_2La_(1.5))_(100-x)(M)_x,(M:Cr、Mo、Ti),并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工艺制备出相同成分的非晶合金涂层分析其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微量添加原子数分数0.5%的Mo、Cr元素时,铝基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未见大幅度降低,仍具备完全非晶结构,但点蚀电位提高到-175~200 mV,较本征合金Al_(86)Ni_6Y_(4.5)Co_2La_(1.5)增大了约50~80 mV,而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约1.5个数量级,同时Mo、Cr元素的添加扩大了合金的钝化区间,可起到缓蚀作用;采用优化成分制备出的铝基非晶合金涂层,孔隙率仅为0.5%,在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能,且具有明显的自钝化行为及较宽的钝化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