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5%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在18℃以上不用助溶剂也可形成稳定期较长的混合燃料制品,而添加适当的助溶剂使EIO及E15可以在较低温度下保持长期稳定不分层。E10及E15的理化性质与普通柴油接近,柴油机动力性能下降幅度不大,油耗增加不多,排气烟度却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氯含量是表征双酚A环氧树脂本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关于氯在双酚A环氧树脂中存在的形式,以及氯含量(总氯量,可水解氯和无机氯)的测定方法业已发表。本文从我国双酚A环氧树脂生产的现状出发,结合环氧树脂在高压电机、电器中应用的实践,研究残余氯含量对不同固化体系硬化物性能的影响,并论述一些与硬化反应及硬化物性能有关的一些因素,为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具体介绍了基于GPRS/CDMA通信技术的大用户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结构、主站软件模块和终端的基本要求。对该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克范  马伟东  冯文生  杨建萍 《柴油机》2005,27(1):21-23,33
介绍了乙醇与柴油在助溶剂的作用下形成稳定期较长的混合燃料-E10和E15,它们的理化性质与普通柴油接近。在不对柴油机作改动设计的情况下,进行实车运行试验,柴油机动力性能下降幅度不大,燃料消耗增加不多,同时排烟有明显改善,说明乙醇燃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交际教学法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际和同伴小组的交际.而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实施则要求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创设多层次的情景,满足课堂交际活动,建立“语境语料库”,改革测试手段,全面测试学生.因此,针对交际教学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客观地分析我国教育的现状,结合实际,扬长避短,科学地运用和发展交际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丙草胺及其蹭体2,6-二乙基-N-(2-丙氧基乙基)苯胺的合成路线和合成实例,并对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含5%~15%无水乙醇与柴油的混合燃料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环境温度(18℃以上)及无水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助溶剂,形成稳定期较长的E5及E10。添加助溶剂可以使E10及E15在较低温度下保持稳定不分层。E10及E15的理化性质与普通柴油的性质较接近,在不改动柴油机的情况下,使用E10及E15,动力性能下降幅度不大,质量比油耗增加不多。驾驶员对使用E10的车辆性能表示满意,排气烟度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基本情况和灌溉用水现状,及在目前黄河水资源日益紧缺、供水矛盾异常突出的情况下,采取井渠双灌对河套灌区农业灌溉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发展井渠双灌的可行性和有关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人员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必须不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激励的有效性,把握激励策略,通过激励方式的比较来形成一套长效的激励策略。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本报告探讨了常规兵器终点弹道试验、测试与计算中的下述问题:国内外弹药靶场试验鉴定情况、榴弹杀伤面积的测定和计算、子母弹威力计算、爆炸冲击波的测定、弹丸对装甲的侵彻、弹丸对土壤岩石的侵彻与爆破、弹丸对人体的侵彻、脱靶量的测量、终点弹道试验的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试验自动化和靶场建设,并根据国内外常规兵器终点弹道测试、计算方面的技术、设备现状及发展动向,对我国终点弹道研究和常规靶场建设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