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与横隔板连接处疲劳机理复杂,分析较为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以横隔板弧形开口与U肋和横隔板焊缝端部周围区域为研究位置,结合区域内的应力分布规律,深入分析其受力机理,找出此区域内的疲劳易损点。以易损点构造细节的疲劳应力为控制指标,提出变厚度横隔板、双内隔板及横隔板与纵肋连接处反向圆弧切口等降低疲劳应力的构造形式,经过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变厚度横隔板和双内隔板分别对弧形开口处和焊缝端部的疲劳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反向圆弧切口可以使几何线性更加平顺,降低由于几何不连续导致的应力集中,可以显著降低上述两类疲劳细节的疲劳应力。  相似文献   
2.
实现高硫铝土矿工业应用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减少一水硬铝石的夹带。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动电位、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脱硫体系下减少一水硬铝石夹带的相关机理。变性淀粉可显著降低一水硬铝石的夹带率,变性淀粉加入不影响黄铁矿回收率,随着变性淀粉用量的增加,一水硬铝石的夹带率逐渐降低到一固定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发生单相断线不接地故障、单相断线电源侧接地故障或单相断线负荷侧接地故障时,正序电流暂态分量的变化特性,提出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断线故障选线和定位保护新方法,该方法应用小波奇异性检测功能,获取故障引起的正序电流暂态分量模极大值的极性和大小,进行故障选线;并和小波神经网络相结合实现模极大值与故障点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故障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故障选线和定位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交流电信号测量原理,对系统硬件、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系统可以实现交流电信号的实时分析、计算,并可在显示器上以示波器的方式显示,求取交流电参量瞬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均压环对改善复合绝缘子的电场分布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电网复合绝缘子每年都有污闪事故出现,其中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污染太重或气候太恶劣造成绝缘子表面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了闪络电压,而绝缘子电压分布不均是闪络的直接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实验数据说明了均压环的屏蔽深度、均压环的外径等参数对改善电场分布都有重要影响。提出在这些重污闪地区采用增加均压环来降低绝缘子对塔杆和对导线的电容,进而达到改善电场分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符号网络灵敏度函数是网络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式.因而符号网络灵敏度分析较之以数值计算法为基础的增量网络法和伴随网络法,具有计算精度高.尤其是在考察网络多个参数灵敏度,及网络参数灵敏度的频率响应时,这种方法便于计算机实现,大大简化分析步骤,节省计算时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铝土矿反浮选新型捕收剂TR和传统捕收剂1231重要浮选性能的对比研究,揭示了TR在不加任何其他调整剂的情况下,即能在广泛的 pH范围内实现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的反浮选分离,且TR的使用量比1231低约50%;TR在用常规调整剂的情况下,精矿铝硅比为10.13,回收率77.14%,明显优于使用1231作捕收剂时的指标,而且精矿泡沫量很小,消泡容易。  相似文献   
8.
研究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DTAC)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浮选行为。通过残余浓度法测定吸附等温线,荧光探针法和Zeta电位测试方法研究季铵型阳离子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浮选结果表明:将DTAC和CTAC作为捕收剂,一水硬铝石的浮选回收率随着pH的增大而增加,而高岭石的浮选回收率随着pH的增大反而下降。当捕收剂的碳链增长时,矿物浮选回收率提高,但高岭石的增加幅度小于一水硬铝石的。在低浓度范围内,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一水硬铝石表面,而对于高岭石,还存在离子交换作用。当浓度增大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碳链间疏水缔合作用在两种矿物表面进一步吸附。矿物表面微极性研究表明:CTAC的疏水性比DTAC强,相同溶液浓度下CTAC在一水硬铝石表面能形成比在高岭石表面更大的胶团,这也说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碳链的增长对一水硬铝石吸附的影响要大,与浮选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配电网架空线路发生单相断线不接地故障因其危害性较小而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其故障特征也没有进行清晰的阐述。分析了配电网发生单相断线故障时负序电流的一般变化规律,为配电网断线故障选线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基于能量测度的断线故障选线新方法。ATP-EMTP和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保护方案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对绝缘子污闪的预测进行了研究。污闪的发生与当地的气象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研究污闪的发生,建立当地的年度降水、积污期气温与污闪的BP神经网络,根据乌鲁木齐的气象特征与当地的污闪状况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能够较好地预测次年的污闪发生情况,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