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是电网企业生产要求的第一要素。按照南方电网的相关要求,对于吊车等大型机械参与的电力施工作业现场,相关人员需严格管控吊车吊臂与周围带电体的距离,防止线路跳闸、人机触电等事故发生。对于吊车施工作业现场,目前一线生产人员仍采用加装限高绳的方法,实现吊车吊臂在垂直方向与带电物体的距离管控,但该方法存在防控效果单一、人员疏忽等不确定风险因素。为此,提出了一种智能吊车作业综合预警装置。当吊车吊臂垂直高度超过限定值,或与空间带电体的距离达到阈值时,该装置能以播放语音、灯光闪烁的形式及时提醒现场人员。经测试证明,该装置具有抗干扰性好、精度高等特点,可有效提升吊车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减少人工成本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在相关电网企业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网内频繁出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压异常的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谐振机理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中的应用及故障影响分析,并结合案例对补偿电抗串联谐振、谐振型阻尼器并联谐振的失谐故障现象、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两种谐振回路故障的原因及特征,供现场技术人员参考.最后本文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运维提出了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程序设计中,处理数据溢出是十分重要的。上溢出的后果较明显,而下溢出产生的“机器零”则隐患很大。它是造成有效数字损失的重要原因,有的算题往往因数据溢出而失败。 在源程序设计中,既要避免“上溢出”,同时又要避免“下溢出”有时较为困难。常碰到的例子是迭代法求根,编造气候序列的高阶差分表等。由于气候序列的高阶差分渐趋于  相似文献   
4.
为消除一起500kV高压并联电抗器氢气超标且快速增长的缺陷,本文通过分析电抗器油中溶解气体、含水量、含气量、击穿电压等试验结果及排查氢气来源后,判断缺陷原因为电抗器本体受潮后内部出现低能放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有效的控制措施、检修策略,采用热油循环-快速抽真空干燥法高效恢复了高抗绝缘性能,检修中检修中通过表单执行严格控制工艺要求,及时有效地控制、消除了缺陷。最后,本文总结了如何及时发现、控制500kV高压并联电抗器氢气超标的经验及绝缘干燥的方法,并提出了有效的现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某变电站一起220 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故障的原因,通过对220 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原理、内部稳态谐振、暂态谐振及其抑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了电容量、介质损耗、录波图后,初步判断该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出现铁磁谐振且不能有效阻尼的故障。研究后将故障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返厂进行准确度试验、铁磁谐振检验,其中铁磁谐振检验项目不合格,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最后总结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发生铁磁谐振的外部条件及阻尼器失效的原因,就如何避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发生铁磁谐振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内近期发生的一起500kV变压器油位异常的缺陷,本文通过对储油柜结构、负荷变化、红外测温及冷却器启停等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缺陷的原因为变压器油位不合理、油位计动作值整定不正确.最后从设备运维风险管控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为系统内类似异常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500 kV换流站直流复合绝缘设备发生的雨闪故障,通过对复合绝缘设备的外闪机理、外闪后性能影响,以及多起雨闪事故的特征及原因和现场处置措施进行分析后发现,复合绝缘子的大伞间距及伞伸出参数、爬电距离、表面污秽程度、复合绝缘老化程度和雨量大小等是引起复合绝缘设备发生雨闪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及时开展复合绝缘设备绝缘评估、加强巡查、及时清污、加装辅助伞裙、更换大爬距设备等有效预防复合绝缘设备雨闪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考虑轴向传热的单芯电缆线芯温度实时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轴向传热对电缆线芯温度的影响,首先以单芯电缆的三维微元热路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单芯电缆轴向与径向传热的三维热路模型,且根据该三维热路模型实现了单芯电缆线芯温度实时计算的理论推导。其次,通过不同敷设环境下分别加载恒定与阶跃电流的实验,讨论了电流、电缆敷设环境与外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轴向、径向温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流是决定轴向温度梯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空气中电缆的线芯温度上升速度最快,土壤中电缆次之,水中电缆最慢。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工具,对比了空气中电缆中间接头三维有限元模型与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的线芯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只考虑电缆径向传热的二维热路模型会造成线芯温度计算的误差,而考虑电缆轴向与径向传热的三维热路模型能够提高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正> 启东计算机厂生产的SCB-31-Ⅱ应用板,对于一般中小型企业开发新产品或用于技术改造非常适合。然而这块应用板上的复位电路却不理想,电路不仅复杂,效果也不好,无论是电路原理图上  相似文献   
10.
换流站设备发热会限制直流输电系统输送功率,甚至会引起直流输电系统临时停电。针对某±500 kV换流站3起直流设备过热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根据设备过热原因并结合设备特点提出了对应的处理方法,有效消除了过热缺陷。最后从设计制造、日常运维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确保了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