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凯楠  蒋烨  檀添  林秋琼  李剑超  赵争鸣 《电工技术学报》2022,37(10):2411-2421+2445
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可解决传统接触式供电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问题。但相比于当前主流WPT研究,该应用场景所涉及的功率大、系统复杂、实现难度较高,且在运动、机械等方面亦具有自身特征,存在诸多关键技术问题有待解决。该文从拓扑架构、磁耦合机构、系统建模与参数优化、控制策略等方面对其开展研究,取得了若干阶段性成果,并基于此研发350kW轨道交通无线充电系统样机,在功率传输能力、系统效率、输出特性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文将从这一系统入手,对大功率轨道交通WPT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案进行阐述和探讨,力求为大功率WPT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观点在流域可持续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了国外河流保护和管理的历史及单一目标和小尺度管理带来的后果,阐述了当前河流研究尺度、研究方法和保护目标的特点。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已成为河流保护和管理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通过铁、锰盐改性粘土材料制得一种新型除铁材料FMC,并采用静态和动态试验考察了FMC的除铁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性粘土材料对铁表现出稳定、优良的吸附性能,在pH值为4~8的范围内可保持94%以上的除铁能力,对铁的饱和吸附量高达9.28 mg/g,且在1 h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FMC吸附铁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模式.采用2%的KMnO4溶液可对FMC材料进行稳定地再生,且再生率>99%.FMC材料在高铁饮用水安全处理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氧氯化锆和硅酸钠的盐溶液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硅-锆复合的新型除氟材料(Si-Zr),利用SEM、FTIR和XRD分析了其表面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并研究了相关的制备参数对材料除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0℃高温焙烧条件下的新型Si-Zr表面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有利于材料对氟离子的吸附; 材料中 Zr与Si以Si—O—Zr复合氧化物的形态结合,其性质结构稳定,对氟离子吸附后不易脱附。在制备参数中,焙烧温度、硅与锆摩尔比和焙烧时间对材料除氟性能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LDH的制备及其对水环境中低含量磷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n-Fe-LDH、Mg-Mn-LDH、Ca-Fe-LDH,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和机制。结果表明,材料孔隙结构发达,是良好的吸附材料;与吸附前的LDH相比,吸附后的3种材料红外光谱都出现了P-O振动吸收峰,从而验证了有磷酸根离子作为附加阴离子进入LDH层间;材料用量1 mL,处理质量浓度2 mg/L的40 mL磷溶液,处理时间1 h,此时Mn-Fe-LDH、Mg-Mn-LDH、Ca-Fe-LDH对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41%、82.41%和97.00%;共存离子对材料的除磷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工神经网络在居民用电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神经网络的方法预测了全国用电量中居民用电量的变化,结论是到2005年居民电量将占全国总用电量的1/5,并探讨了在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中添加一些有重要影响的数据可以明显提高预测精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剑超 《建筑知识》2014,(9):152-153
目前我国外墙保温技术发展很快,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与节能材料的革新是密不可分的,建筑节能必须以发展新型节能材料为前提,必须有足够的保温绝热材料做基础。节能材料的发展又必须与外墙保温技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正是由于节能材料的不断革新,外墙保温技术的优越性才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所以在大力推广外墙保温技术的同时,要加强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从而真正地实现建筑节能。本文主要对外墙保温技术、节能、环保材料与节能系统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煤粉还原菱铁矿,通过两段焙烧工艺制备了新型铁碳复合颗粒材料(F/C材料),并研究利用其微电解作用处理染料废水的条件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了材料粒径、染料废水初始pH、温度和共存离子等对直接青莲染料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铁碳分离微电解材料,F/C材料对染料废水具有更好的脱色性能。材料投加量为0.3 g/L,粒径为0.18~0.25 mm,25℃下反应8 h后,质量浓度100 mg/L直接青莲废水的染料去除率可达90%,且共存离子影响较小;柱试验表明,制备的F/C材料对该染料的处理量为15.7 mg/g。  相似文献   
9.
通过化学改性蛋壳制备1种新型表面羟基磷酸化的除氟材料HyPE,并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它对氟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制备HyPE材料最佳条件为质量分数2.78%的磷酸以1:20的固液质量比浸泡6 h,氨水调pH为8,室温下老化3 h;在静态试验中,HyPE材料在pH为4~8时除氟率均高于92%,10 h可达到吸附平衡;共存阴离子Cl-、SO2-4对材料除氟干扰很小;材料的除氟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35℃下对氟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达13.37 mg·g-1;通过动态柱吸附试验可得HyPE材料去除氟的能力为4.62 mg·g-1.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