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近几年,随着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快速切换装置(简称"快切")在石油化工行业内大规模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控制的自动化水平,运行效果显著.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成功率低、误起动、实现电动机群起导致保护误动作、同步发电机与快切的配合问题等.复杂的应用场景对快切的要求越来越高,探索新的更加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切换解决方案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新的应用方式及问题进行思考归纳,并结合一定理论分析及应用经验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光纤比相电流差动保护,此保护是光纤差动保护的一种。保护比较线路两侧电流的符号判断故障。保护不受负荷电流和接地电阻的影响,不受CT饱和影响,不反应系统振荡,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可靠性,能快速切除全线故障,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快切装置支持不同的切换方法:快速切换,同相捕捉切换,残压切换等。快速切换在理论上是最优的切换方法。快速切换的切换速度越快,负荷断电时间越短,切换时对备用电源和电动机负荷造成的电流冲击和扭矩冲击越小。但在实际应用时,快速切换的定值难以整定,容易错过快速切换的时机。本文基于对母线残压特性和切换过程中冲击响应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残压特性预测的实时快速切换的方法,并且分析了实时快速切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鉴于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饲草打包机械(螺杆)式的,其体积大、结构复杂,给维修和操作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我们研制了全部采用液压传动系统的一种饲草打包机,即DBJ—1型液压饲草打包机。经鉴定与试运转,全部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现将这种机器的结构、液压系统及其工作原理、它的主要优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电源切换装置作为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其接线简单、节省投资,简化电网一次接线和继电保护配置等诸多优越性,大量应用在用户变电站、系统内的终端变电站和变电站主变低压侧,以保证向用户连续可靠供电.本文详细描述了目前国内电源切换装置用到的一种传统幅值算法,并且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一种新型...  相似文献   
6.
设计制备高性能氧析出反应(OER)催化剂对于提高整体电解水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基于CoFe基催化剂的OER电催化优势,结合长期的研究基础,采用脱合金方式,制备了一种CoFe基纳米阵列催化剂OER催化剂.脱合金的CoFe基催化剂还具有利于催化的异质结.通电化学OER性能测试显示基于脱合金的CoFe催化剂具有优秀的性能,并超...  相似文献   
7.
随着装载机应用的不断发展,在各种场合对装载机的功能及工作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设计了遥控式装载机的液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并介绍了采用二次调节方式实现无级调速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发电机组突加电压的危害和当前突加电压保护存在的问题,即:发电机组并网运行时突加电压保护误动;突加电压故障发生时故障切除时间较长,导致发电机组的损害较大。根据现状,提出了一种更可靠、快速的突加电压保护方案。该方案适用于静止状态或盘车状态的发电机组突加电压故障,采用过电压闭锁、开关量闭锁的双重闭锁方式,确保突加电压保护在发电机组运行时不误动。使用RMS算法计算模拟量,降低保护动作的固有延时。详细描述了该方案的逻辑、算法以及仿真结果,论证了该方案在静止或低速盘车状态下,发电机组突加电压故障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M160拖拉机闭心式负荷传感变量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国外引进的M160型拖拉机的闭心式负荷传感变量泵,该泵属三泵合一,结构新颖。可根据拖拉机工作负载需要适时供应流量,使发动机功率利用合理,代表了目前先进拖拉机液压系统的节能特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丽  曹祯 《能源与环境》2011,(4):89-90,92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构建优化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的重要环节。概述国内学者针对具体的城市发展特点建立不同指标体系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提出的一些新概念、新观点,但在目前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不同研究层面间的部分指标界限模糊;指标体系中对生态环境的限制因素考虑不全面;缺乏与土壤体系相关的量化指标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