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图像处理不同算法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urvelet和2DPCA变换相结合的遥感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多光谱图像进行2DPCA变换,获得其最佳投影轴集合U及特征向量矩阵Q,按照投影规则将多光谱图像投影到U上,得到各主成分分量Yk;再将与多光谱图像进行过直方图匹配的高分辨率图像投影到Q上,获得其主成分PanM及其它主成分分量,将PanM与Yk分别进行Curvelet变换,得到对应的高、低频系数;然后,根据相应的融合规则,对处理后的系数进行Curvelet逆变换,得到融合子图像;最后,将高分辨率图像的其他主成分分量与融合子图像进行2DPCA逆变换得到融合后图像。应用多光谱图像和高分辨率图像进行了融合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持源数据光谱特性的同时,较好的提高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薄板样条函数是空间插值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巨幅影像数据使用薄板样条函数进行空间插值时,可能会出现运行时间太长,以及计算机内存空间不足或程序运行无响应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根据薄板样条函数光滑、连续的特点,基于GDAL开源函数库,提出对巨幅影像数据的分块读取,在块内利用并行技术求解线性方程组,确定薄板样条函数,最后进行空间插值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4.
数字低电平系统时钟抖动分析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研究中以铝合金CMT补焊工艺为核心,分析CMT焊接技术,提出铝合金CMT补焊工艺试验,获得最优工艺效果,发挥出CMT焊接技术的作用和价值,保证补焊效果,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煤炭市场的萧条,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着长期深度调整。可以预见,煤化工作为煤炭领域一个新的增长点,将在未来几年中得到广泛关注。然而,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点。目前广泛采用的双膜法,虽然能够有效分离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但是所产生的反渗透浓缩液仍然难以处理。根据这一问题,探讨了现阶段可以采用的反渗透浓缩液深度处理技术和工艺,以及"零排放"技术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桐 《生活用纸》2014,(18):32-37
本文是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张桐在2014年成都生活用纸年会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录音整理,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就中国人物画创作现状而言,方面,近年来无论在题材选择还是在画法开拓上,都较以往更为丰富多样,这不仅得力于开放宽松的创作环境也得利于画家开始将创作的着眼点放在了绘画本体上,放在了画法探究上.绘画从以社会学为考量尺度的迷惘中,终于回归到以艺术学为衡量标准的画本位上,这使得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出现了次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以往的思维惯性和先天不足的师承仍然左右着画家们的观念和于法,积重难返的老套路仍然充斥在画家的作品中,使人在观看此类作品时,恍惚间好像回到了不愿再回忆的过去.  相似文献   
9.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粒径分别为143 nm和167 nm的聚丙烯酸丁酯(PBA)乳液,通过改变固含量和乳化剂浓度,研究乳液表面张力值的变化,用以说明乳液的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乳液的稳定性随着固含量的减小而增加,固含量为22%时,乳化剂在乳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分别为39.89 mmol/L和35.08 mmol/L。由实验所得的表面张力曲线,计算出乳化剂在粒子表面及水中的分布比例,提出了乳化剂吸附状态理论,建立了乳化剂的分布状态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P92钢的高温抗氧化性,采用电镀镍+低温粉末包埋渗铝技术,在其表面制备Ni-Al双层复合涂层,研究其在650℃下空气中的氧化行为及机理,并与P92钢基体的氧化行为做对比分析。用X射线衍射仪及配有能谱仪探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涂层氧化前后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及元素沿截面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渗铝层致密无孔洞,物相组成物为Ni-Al金属间化合物,且由Ni2Al3到β-NiAl的物相转变受Ni/Al互扩散控制;经132 h氧化后,P92钢表面生成双氧化层,外层主要为疏松多孔的Fe2O3,内层为(Fe0.6Cr0.4)2O3,而Ni-Al复合涂层表面则形成保护性的Al2O3,在氧化过程中无明显裂纹,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包覆Ni-Al涂层处理后,P92钢单位面积氧化增质量由11 g/m2降低到2.713 g/m2,明显提高P92钢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