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6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选煤中各种损耗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淮南望峰岗选煤厂的实际情况,围绕“节能降耗、节水降耗、提高药效和减少介耗”等4个方面,提出选煤厂降耗增效的各种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矿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在煤炭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晨 《中国煤炭》2006,32(3):51-54
现代矿业生物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矿物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分析和阐述了现代矿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煤炭的脱硫、絮凝和转化等方面的应用。认为生物技术与矿业技术相结合,将为传统的矿业工程技术领域注入崭新活力,必将促进矿业技术获得新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选煤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造成选煤环境污染的原因,探讨了污染治理的方法,提出必须增强选煤环境意识,完善选煤生产内部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疏水性微生物对细粒煤的絮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疏水性微生物草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基础上,利用草分枝杆菌对煤炭进行了絮凝试验。并与传统的无机电解质凝聚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所进行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分枝杆菌对细粒煤具有良好的絮凝作用效果。由于该菌还具有无毒无害以及可生物降解等许多环境友好的特点。因此,将为绿色高效煤炭絮凝剂的研究和开发探索了一条有极大发展前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脱硫菌磁化培育及生物浸出脱除煤中黄铁矿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磁化技术用于煤炭脱硫菌种的培育,研究了磁化培育下的中国煤系与非煤系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煤中黄铁矿硫的脱除效果。研究表明,磁化环境对矿质化学营养脱硫菌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一定磁化培育条件下的煤系氧化亚铁硫杆菌对小于0.075mm的煤样浸出24d的最大脱硫率(86.16%)高于非煤系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最大脱硫率(82.56%),磁化培育下的煤系氧化亚铁硫杆菌具有更好的脱除煤中黄铁矿硫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长输管道施工时,应进行河流穿越大开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长输管道施工的连贯性,确保长输管道的作用效果得以彰显。但是在长输管道河流穿越大开挖施工时会受到多方面外在因素的干扰,基于此,应针对长输管道河流穿越大开挖施工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按照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从而扩展长输管道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脱硫微生物氧化亚铁硫杆菌遗传特性的分子生物学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对煤系与非煤系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遗传特性进行了质粒抽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基础性探索试验,对于质粒在硫杆菌中普遍存在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研究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对Fe2+,S等的氧化能力可能只是与拟核染色体DNA有关,而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遗传物质就是拟核染色体DNA.  相似文献   
8.
新型双向尖灭直条摇床床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单向尖灭直条床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制作了双向尖灭直条摇床床面。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床面比传统单向尖灭直条床面有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马尔科夫过程的无后效性原理^[1],采用数学模拟,对煤泥水闭路流程的理论回收率指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精度较高的选煤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煤中黄铁矿表面细菌氧化的XRD及SEM/TEM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借助于XRD和SEM/TEM 等表面分析测试技术,对煤中黄铁矿表面经氧化亚铁硫杆菌作用前后的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作为对比,同时采用了氧化剂(H2O2)对黄铁矿表面进行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在黄铁矿表面的氧化形式与氧化剂(H2O2)在黄铁矿表面的氧化形式不同.从黄铁矿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来看,氧化剂氧化的结果多出现钮扣状的片起,表现为较为剧烈的直接强氧化作用,而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则呈现坑蚀,表现为相对缓和的吸附氧化作用.这为研究细菌对煤中黄铁矿表面的作用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