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面对日益增加的大功率直流电源需求,例如在机车牵引、化工电解和直流输电等应用场合,多脉波整流是提高整流质量,降低交流侧谐波注入的有效方式。针对脉波数越多、整流效果越佳,但结构愈加复杂、制作工艺要求越高的矛盾,研究并制作了基于旋转磁场理论,通过不同绕组连接获取多相电压输出满足多脉波整流需求,利用相间耦合特性进行谐波过滤的多脉波整流装置。该装置直流侧无须串并联平衡均流器件,交流侧无须加装滤波装置,即可实现直流输出平稳、交流侧电流波形正弦化好及谐波含量少等目标,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可再生能源接入对系统网损的影响因素,结合广西的风电、光伏运行特性,针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接入广西典型配电网展开讨论,从理论上分析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接入对配电网网损的影响,并以广西某典型工业园区为实例,分析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接入的位置、功率因数以及负荷波动对配电网网损的影响。最后,对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接入广西电网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大规模新能源机组并网运行,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复杂,对电网的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先导节点的选择及其电压的控制是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方面,节点类型和状态变量扩展潮流计算能为经济调度、参数整定、在线分析估计等提供更全面可靠的参考。以此为目的,建立了一种拓展潮流计算模型。提出通过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电压控制分区中选择先导节点。提出含P、PV、PQ、PQV、Vθ等多节点类型及拓展变量的潮流计算模型,计及发电机机端电势变量,将已选中枢点设为PQV节点,选择等量的发电机组为P节点。利用IEEE 39节点输电网络选择先导节点和潮流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常规潮流模型与该模型仿真比较表明该模型在今后智能电网背景下离线和在线实时潮流计算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同一时段内火电机组按照等微增率准则进行负荷的优化分配的原理,提出了利用储能设备平衡不同时段的微增率以达到火电机组的出力平稳,机组运行最佳的目的。并基于PowerWorld用IEEE14节点的例子对不同时段等微增率准则的经济性作出了证明。  相似文献   
5.
以单负荷无穷大母线系统推到得出电压不稳与功角不稳之间的关系,为了论证电压崩溃与电压不稳以及电压崩溃与功角不稳之间的关系,又以电力系统单机无穷大模型为基础,在此系统中只存在功角失稳问题,不存在电压崩溃问题,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无穷大系统中有足够的无功支撑。倘若此处的无功补偿有限,当达到无功补偿的上限的时候,一个负荷扰动,便会使电压崩溃问题出现。电压不稳并不意味着电压崩溃,足够的无功支撑虽不能改变运行点处于电压不稳的现状,但是可以改善此运行点不发生电压崩溃的效果。电压崩溃与功角不稳发生的先后顺序取决于事故点的无功支撑能力的大小,并用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同一时段内火电机组按照等微增率准则进行负荷的优化分配的原理,提出了利用储能设备平衡不同时段的微增率以达到火电机组的出力平稳,机组运行最佳的目的。并基于PowerWorld用IEEE14节点的例子对不同时段等微增率准则的经济性作出了证明。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原理,分别从削峰填谷作用、对低压配电网电压降的影响、系统节点电压及线路负载率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在智能电网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可行性。通过理论分析和算例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入智能电网可以对系统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能源的充分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低压配电网起到了提升电压、缓减压降的效果;降低了系统重载线路的负载率,且对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不会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8.
电力电缆的广泛应用为城市电网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电缆故障诊断方法一直以来是电缆应用发展中的难题。简单介绍了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几种常规预防性试验方法的局限性。以南宁2013年"两会一节"特级保供电故障电缆线路进行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为实例,并对检测效果进行分析,为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在电缆局部放电检测、电缆故障诊断等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阐述了系统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无功潮流的转移会影响有功功率的输送,进而致使发电机组的功率不平衡而导致失步切机的现象,一旦机组失步而被切除,就进一步恶化其他运行机组的运行状况,进而引起更多的失步。电源的切除也同时恶化网络的运行状况,造成大面积负荷点电压的下降和负荷切除,进而出现大面积的崩溃。通过对TS-9Bus系统的实例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原理,分别从削峰填谷作用、对低压配电网电压降的影响、系统节点电压及线路负载率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在智能电网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可行性。通过理论分析和算例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入智能电网可以对系统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能源的充分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低压配电网起到了提升电压、缓减压降的效果;降低了系统重载线路的负载率,且对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不会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