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电缆沟快速施工方法在电站土建施工中,电缆沟通常采用现场挖沟后,钉模板扎制钢筋,浇灌段的施工方法。这样的施工方法对安装工作影响大,易受天气影响,施工效率低,工期长,对施工现场通道及场地影响大。在沙角C厂工程中,采用预制电缆沟的施工方法,既保证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激光和视觉传感器在SLAM应用中都有其局限性,基于激光和视觉传感器融合的SLAM方法能够有效的利用各个传感器的优势,弥补传感器在某些特殊环境下的劣势,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分析激光SLAM和视觉SLAM优缺点的基础上,对激光和视觉融合的SLAM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和总结;介绍了激光和视觉融合SLAM的主要标志性成果,总结了激光和视觉传感器融合SLAM的关键性问题,包括激光和视觉传感器数据的外部标定、激光和视觉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对激光和视觉融合SLAM方法的优缺点和主要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激光和视觉融合SLAM的主要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沙C工程是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承接的一个大型涉外工程。该工程采用FIDIC条款模式,实行严谨的合同管理、周密的计划管理、2年的质保期管理和在工程管理中应用计算机工程系统(CBPMS)。实践证明,采用FIDIC条款进行工程管理,有助于施工企业与国际惯例靠拢,形成高效一流的工程管理。  相似文献   
4.
在火电厂安装工作中,管道的安装占有相当的比重。国内设计、供货的机组中,一般等到大部分的设备安装就位后,才把管道、管件运到安装位置进行组合(配置)及安装工作。由于现场条件差,难以配备专业化的工具,所以工作效率及质量都受到影响,从而延长安装工期,影响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在国外电站工程及外国集团总承包的一些国内电站工程中,经常采用工厂化配制(组合)管道的方法,就是在工程的前期,根据施工图纸及以后管道的安装方法,制订出管道分段配制(组合)的方案,然后托专业化的工厂把管道、法兰、管座、三通、阀门等分段组合…  相似文献   
5.
详细分析了现有履带式机器人行走系统的主要结构,比较了其优缺点。指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履带式机器人四轮驱动的构想,并设计出了样机。  相似文献   
6.
刘成业 《广东电力》2004,17(4):22-24
在大型火力发电厂安装工程中,锅炉汽包尺寸大,重量重,它的吊装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台机组的安装。为此,以台山电厂600MW机组锅炉汽包吊装为例,阐述了采用钢索式液压提升装置吊装锅炉汽包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经济、方便、安全可靠,值得在其它类似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中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7.
我国支承辊材料的发展过程及热处理工艺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支承辊材料由Cr3到Cr5,甚至向Cr10发展的趋势。土差温和洋差温热处理工艺是支承辊常用的两种最终热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网络数据监控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网络数据监控及管理的需求.提出了一套符合电信级网络应用的网关设备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将网络数据报文进行缓冲和对敏感数据进行控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如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问题。通过对中国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和差异化研究,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绿色发展现状,进而加快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引入了DEA框架下by-production技术测度中国绿色发展效率,该技术考虑了非期望产出只由能源投入产得的特征,更加符合实际生产过程。其次,采用Dagum基尼系数进一步探究中国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差异及其来源。通过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基于by-production技术的中国绿色发展效率整体较高,绿色发展效率均值为0.84,但仍有提升空间;绿色发展效率的地区差距显著,且呈上升趋势。其中,区域间差距是最主要来源,平均贡献率为44.12%;西部地区区域内绿色发展效率差异最大;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区域间差异最大。因此,要加强区域间绿色发展交流合作,实现区域绿色协同发展。最后,针对所得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决策参考,有助于推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