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1.
为了研究半波长输电线路的并网特性,考虑半波长交流输电线路参数分布特性,分析了半波长并网特性与其他类型线路并网特性的差异性。在MATLAB中搭建了半波长线路并网仿真模型,仿真了不同并网条件下半波长线路的并网特性,并与其他类型线路作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半波长输电线路并网特性最优,并且调谐至半波长的输电线路具有与自然半波长线路一致的并网特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半波长线路并网点的高精度柔性并网,基于半波长输电线路模型、同期并网理论和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工作原理,将UPFC用于半波长线路的并网控制,通过在Matlab中搭建基于UPFC的半波长线路柔性并网仿真模型,对比有无柔性装置在不同并网条件下的并网特性。结果表明,基于UPFC的柔性并网装置能在不影响半波长线路输电特性的前提下,通过调节并网点参数,大大改善线路的并网特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以及PLC在应用过程中,要保证正常运行应该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并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为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正不断地增强系统的开放性。我们必须通过现有PLC的应用研究,来探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PLC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为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正不断地增强系统的开放性。我们必须通过现有PLC的应用研究,来探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PLC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并网偏差过大可能给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带来的隐患以及由于半波长线路的超长距离无法实现线路两端电网对并网参数的实时调节,同时考虑了未来半波长系统并网结构的多样性,设计了三种典型半波长输电线路的并网结构,将柔性并网装置应用于多结构的半波长线路并网调节中。然后分析接入UPFC的半波长输电系统等效电路,研究了该柔性并网装置的适用性。并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的柔性并网装置适用于多种并网结构的半波长输电线路,能够大幅改善并网特性。该结果可为未来半波长输电工程的多结构并网控制提供相应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精确分析电缆损耗特性是提高海底电缆经济性、实现深远海风电高效输送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该文建立三芯铠装电缆的电磁-热耦合仿真模型,研究了缆芯电流在低频输电方式下的不均匀分布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IEC标准计算护套感应电压、损耗因子及载流量的误差.研究结果表明,缆芯电流密度平均值点偏离缆芯中心,偏离距离随输电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并导致IEC标准计算的护套感应电压和损耗做同向变化,当缆芯半径大于24mm时,护套损耗因子误差明显加剧;当缆芯截面积取2000mm2时,分频及工频下的载流量误差分别达10%和15%左右.计算结果为合理地确定海底电缆载流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介绍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以及PLC在应用过程中,要保证正常运行应该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并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双馈风电场的次同步谐振频率具有宽频时变特性,为其抑制带来了难题。对此,基于并联型电压源换流器(VSC)技术,设计了双馈风电场群宽频带次同步谐振的抑制装置,并将其安装于风电场群的汇集线上,将抑制装置等效为受控源,给出了分析该装置抑制双馈风电场次同步谐振作用的等值电路的一般形式和简化形式,通过次同步电流的响应方程揭示了其抑制次同步谐振的作用。该装置测取汇集线的次同步电流作为馈入信号,采用宽频滤波器并进行相位补偿的方案提取振荡模态,调整其幅值和相位后,向系统中注入次同步阻尼电流,通过增强系统阻尼实现抑制。不同工况下的数字-物理闭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参数优化设计,该装置能快速、准确地动态检测出宽频带次同步谐振信号并实现有效的抑制,可集中解决大型风电场群的时变次同步谐振。  相似文献   
10.
精确分析海底电缆的载流性能对于提高海上风电系统的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计算方法未能表征多孔介质的对流换热效应对海底电缆温度场和载流量的影响。针对海床沙土的多孔介质属性,构建了海底电缆的电-磁-热-流多场耦合模型,研究了其周围饱和多孔介质中的对流换热过程,分析了多孔介质渗透率对温度场及对流换热强度的影响;结合导热系数、电缆埋深和三相间距等载流量影响因子分析,通过和IEC计算结果对比,讨论了渗透率对海底电缆载流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模型提高了海底电缆载流量的计算精度;当海床沙土的渗透率大于10-12m2时,海底电缆的载流量随渗透率变大而明显提升,此时电缆周围介质中对流换热过程占主导地位;而现有方法由于普遍将海床沙土简化为没有空隙的固体,而导致海底电缆载流量计算结果明显偏低且不受渗透率影响。该文研究结果为改善海底电缆载流性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