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孟加拉国PADMA大桥河道整治工程中采用的疏浚、拖轮船舶为例,在研究这类船舶柴油机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分析常见故障现象及影响,针对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找出船舶柴油机零部件常见故障及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宋春宁  付栋  李欣 《电测与仪表》2020,57(18):128-132
双向变换器是微电网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DC/DC变换器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与负荷等构成的直流微电网,在未来供配电发展中会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文中设计和制作了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分析、计算和选择该变换器的功率器件及参数等,并进行了检验和参数调整。然后将该变换器其应用于直流微电网的锂电池组储能支路,实验结果表明,该双向全桥变换器能够正常工作,当直流微电网系统功率产生波动时,该储能支路能够与其他支路协调配合,稳定了直流母线电压,提高了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原材料及计量两个方面。本人通过工作经验总结,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解决的办法,以提高混凝土质量。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作为一种复杂的机器设备,为机械设备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更是内燃机车的核心构成。在实际运行中,一旦发动机出现故障,就会对设备安全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到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发动机维修技术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上海市浅部砂层中因管道渗漏引发地面塌陷灾害的发展过程,采用离散元和计算流体力学(DEM-CFD)耦合的方法,对不同地下水位、不同地层中的管道发生渗漏后引发地层变形规律及水土流失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富水粉砂层管道渗漏过程中,土体从漏点开始逐步流失,地层变形逐步向地表发展;管道渗漏过程中,地表沉降主要受影响范围为2~3倍漏点埋深;漏水流量经历快速增加进而趋于稳定的过程中,土体损失率随着渗漏时间线性发展;低地下水位时渗漏引发的地层位移发展要显著慢于高地下水位的情况;渗漏发生时,控制地下水位、改良土体性质是控制渗漏引发变形的重要手段。研究成果对管道渗漏引发地面塌陷灾害的预测预防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初始应力下卸荷煤体氧化特性,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煤岩三轴蠕变实验、压汞实验对易自燃原煤样及其不同初始应力下卸荷煤样进行微观氧化特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宏观方面,不同初始应力下卸荷煤体比原始煤样更容易氧化,特征温度点下各实验煤样的CO产生量-应变曲线与轴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相似的规律,且煤样氧化能力随初始应力大小变化曲线呈"驼峰状",当初始应力达到15 MPa,煤岩处于塑性变形裂隙扩展阶段,煤样卸荷后与氧气接触能力显著增强;初始应力达到25 MPa,煤岩处于应变软化阶段,煤样卸荷后与氧气接触能力最强,间接增强了煤样的氧化能力。不同初始应力下卸荷煤体的特征温度点均提前于原始煤样,使得发生氧化自燃的时间提前。微观方面,煤体总孔容和孔径分布共同制约着氧化反应进程,初始应力使煤体的孔容积、孔径增大,小孔和微孔是O_2与煤基质氧化反应区域的主要贡献者,小孔、微孔孔容值和比表面积随初始应力的变化趋势与实验煤样氧化能力随初始应力变化趋势相同。根据实验结果,随着煤层埋深增大,地应力增高,采动卸荷后煤体氧化危险程度增大;当煤层赋存地应力随埋深达到临界值后,采动卸荷后煤体氧化危险性程度将会降低;对于同一开采水平,应力相对集中区卸荷后煤体将更易发生氧化自燃,其氧化难易程度与煤体强度、赋存应力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效工艺处理后QBe2.0硬态铍铜带材的组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产QBe2.0硬态铍铜带材进行了240℃/2h、260℃/2h、320℃/2h、180℃/1h 320℃/1.5h、370℃/2h等五种时效工艺试验,分析测试了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并讨论了五种时效工艺处理后铍铜带材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效工艺处理后,QBe2.0硬态铍铜带材的性能变化较大.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应依据铍铜带材的使用要求选用最合适的时效工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影响近距离煤层自燃因素的分析,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开采煤自燃的评价层次模型,获得了工作面推进速度是影响该矿煤自燃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煤层间距、煤层倾角、层间压差和地质构造等,为矿井主动地选择煤自燃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不同漏风条件下卸荷煤体氧化特性,以便防治煤自燃火灾,采用程序升温试验研究的方法,对易自燃煤样施加相同初始应力后卸荷,通过逐渐增加风量的手段,对比了耗氧速率、CO浓度、CO产生率随煤温和漏风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不同漏风条件下,卸荷煤体比原始煤样更易于氧化,各煤样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漏风量分别为150、180、120、90、60、210、240 m L/min,且CO浓度和产生率与煤温呈指数关系;煤温一定时,CO浓度和产生率随漏风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漏风量达到150 m L/min时,CO浓度和变化率最大,煤样氧化能力最强。基于试验结果,将井下漏风量控制在当量流量以外,避免高温点的形成,可有效防治井下煤体自燃。  相似文献   
10.
在加入与不加入C2Cl6两种不同工艺条件下,对铸造AZ91镁合金的化学成分、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结果表明,C2Cl6可使AZ91镁合金的晶粒得到明显细化,从而使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