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简述了1,8-萘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着重介绍其近年在荧光增白剂、荧光染料和其他功能材料上的应用研究进展,特别是在生物医用材料和荧光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抗肿瘤药物、DNA荧光探针和荧光分子开关;而荧光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则主要包括阴离子传感器和阳离子传感器.最后,展望了此类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1,8-萘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着重介绍其近年在荧光增白剂、荧光染料和其他功能材料上的应用研究进展,特别是在生物医用材料和荧光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抗肿瘤药物、DNA荧光探针和荧光分子开关;而荧光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则主要包括阴离子传感器和阳离子传感器.最后,展望了此类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国产DCS在600MW超临界机组辅助车间控制一体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火电厂辅助车间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和上位计算机监控就地设备的方式浪费人力物力,控制设备繁杂,维护管理困难.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将国产DCS(EDPF-NT系统)首次应用于600MW超临界机组辅控一体化,体现出了减员增效、降低成本、资源共享等优点,也体现出了EDPF-NT系统在系统性能、价格成本,尤其是DPU的实时性、网络的兼容性和通信方面的优势.介绍EDPF-NT系统的主要特点、结构和配置及针对庄河电厂辅控系统开发的分级操作、多"域"网络结构、专用网络路由器等系统优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于学丽  丁双红  贾海旭  辛磊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9):906001-0906001(7)
推导了LD泵浦主动调Q腔内和频拉曼激光器的归一化速率方程组,由实际的实验参数确定了方程组中七个综合参量的合理取值范围,然后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各个综合参量的大小对于和频光的脉冲峰值功率、单脉冲能量和脉冲宽度的影响,分析发现归一化和频因子F和归一化拉曼增益系数M之间能够相互匹配,通过数值拟合得到F和M在不同归一化反转粒子数密度N下的匹配方程,由此得出F和M的匹配值呈线性关系,应用此线性方程可以指导实验中参数的优化,使激光器获得更大的和频转换效率。最后利用拟合的结论对报道的实验进行计算和分析并给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1,8-萘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着重介绍其近年在荧光增白剂、荧光染料和其他功能材料上的应用研究进展,特别是在生物医用材料和荧光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抗肿瘤药物、DNA荧光探针和荧光分子开关;而荧光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则主要包括阴离子传感器和阳离子传感器。最后,展望了此类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聚合型荧光增白剂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聚合型荧光增白剂是由荧光单体与其他单体聚合而成,可解决传统荧光增白剂耐光性差等缺点.简要介绍了聚合型荧光增白剂的分类,讨论了二苯乙烯、萘酰亚胺、芘类聚合型荧光增白剂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应用.聚合型荧光增白剂中基本发色团的结构不变,具有传统荧光增白剂的光学性能;发色团与高分子链间的共价键使其光化学稳定性大大增强,增白性能和荧光量子产率显著提高.聚合型荧光增白剂可应用于纺织品、聚合物材料和洗涤剂,还可用于液晶显示器、荧光探针等高科技领域.开发环保型高性能新产品、不同类型增白剂共混与复配以及多个含不同发色团单体间的聚合有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宁电网一次调频考核指标计算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基于规则的机组一次调频优化控制算法和逻辑设计方案,对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协调控制(UCC)等,增加了不等率函数增益动态修正、一次调频前馈分量的流量指令非线性修正、汽轮机主控中主蒸汽压力偏差动态分离等功能.同时,总结了以电网调度中心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数据为基准的机组一次调频优化调试方法,并对该控制算法进行了机组全负荷段的一次调频模拟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机组负荷跟踪灵敏,负荷调整幅度偏差β3为16.9%,完全达到电网一次调频的考核指标要求(<25%).  相似文献   
8.
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介绍了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的结构、性质、增白机理及影响其增白效果的因素,重点讨论了其合成与共聚改性、晶型改变与复配。按照亲核性由弱到强次序,原料依次与三聚氯氰反应,其中,含烯丙醇基或丙烯酰胺基的荧光增白剂与苯乙烯或丙烯腈共聚,可使其荧光反式活性分子固定在大分子链上,显著提高其增白性能、光化学稳定性和荧光量子产率,同时降低其光致异构现象;对得到的无定型增白剂进行转晶,可防止黄变,提高其商业价值;复配则对增白剂光吸收和荧光发射起到加和增效作用。指出今后应重点开发高效环保液态型及耐强酸强碱的荧光增白剂,并认为膜分离技术、中间体质量的提高以及复配增效将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