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世界和中国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并对膜分离技术的基本特性、技术特点、膜材料、分类及膜分离装置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介绍了膜分离法在化工及石油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医疗设备、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膜分离技术将会在膜材料、新的膜过程和集成膜过程3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如果能解决膜产品的价格、膜污染和膜分离性能的提高这3个膜的制约因素,膜分离技术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测绘成果长期存在坐标系统不统一的现状,使得不同坐标系测绘成果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充分地利用测绘成果。本文以1∶10 000比例尺成果数据从西安80系到国家2000系转换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基于FME软件零编程实现坐标系转换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如何应用复小波量化信号同步程度;针对脑电信号的生理特点,提出了先对信号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提取信号主要特征,再用复小波(complex Corrected Morlet Wavelet)对信号做同步量化的方法;应用仿真数据和真实动物脑电信号验证了此方法在脑电信号同步性分析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微阵列GeoChip 5.0技术,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不同年代人工固沙植被区的生物土壤结皮(BSC)为对象,分析BSC演替过程中参与铁代谢的功能微生物组成及其功能基因变化特征,研究微生物铁代谢对BSC演替的响应及调控。结果表明:真菌参与铁吸收和转运过程,古菌参与铁转运和贮存过程,细菌则在铁代谢吸收、转运和贮存过程中均起主要调控作用。门水平上,BSC铁代谢功能微生物组成变化对演替的响应不敏感,BSC铁代谢微生物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BSC铁代谢功能基因多样性的显著提高和三类铁代谢过程基因信号强度达到最高水平需要经过61 a的演替。调控BSC铁吸收过程的主要功能基因为亚铁氧化酶编码基因iro;调控原核生物铁转运过程的主要功能基因,为羟基苯甲酰丝氨酸铁外膜转运体编码基因cirA和Fe(Ⅱ)转运蛋白编码基因feoB,真菌铁转运过程主要依靠含铁细胞转运体和铁氧化酶高亲和力的作用;调控铁贮存过程的主要功能基因为固定相类核蛋白编码基因dps。在BSC演替阶段末期,上述铁代谢功能基因强度的显著增加促进了微生物的铁代谢潜能。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过程中微生物铁代谢潜能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5.
东嘎花岗岩体位于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板片北缘、班公错一怒江结合带中段班戈一崩错板片。岩体时代为燕山晚期,属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造山构造环境。岩石属富钠、硅铝过饱和类型,该岩体位于斑戈一嘉黎一波密一察隅锡成矿远景带内,岩浆分异程度高,具有S型花岗岩体的典型特征,与滇西、川西含锡花岗岩体特征相似,成矿条件有利。区域化探资料显示锡异常明显,异常为Sn、Rb、Y、u、Nb、Ag、w、Th、Pb等多元素组合。sn元素的强度高、规模大。据区域地质、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成矿资料,东嘎花岗岩体具有良好的锡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始新统平湖组可划分出潮坪沉积相和潮汐三角洲沉积相2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潮间带、潮下带、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等4种主要的沉积亚相及微相.该区有利储集相带主要有潮道、潮坪砂坝、河口坝及前缘席状砂微相.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率的提高,城市管网的规模不断增大,智慧管网管理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在三维管网管理系统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如管线和管线之间存在一定的拓扑关系,管网中弯头、三通等特殊连接件的表示方法与管线的表示方法不同等.管网之间的拓扑关系是如何判断的,管网连接件在计算机中是如何存储和显示的,这些算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加速溶剂萃取仪(ASE300)和快速索氏抽提仪提取的氯仿沥青“A”及由其分离出的饱和烃、芳烃、胶质和沥青质组分做了详细对比.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ASE300抽提出的氯仿沥青“A”的量比快速索氏抽提仪抽提出的量略多,主要是胶质和沥青质量的增加;不同抽提装置得到的饱和烃和芳烃组分的色谱-质谱谱图高度一致,定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在5%以内.各组分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精度±0.5‰.所有的地化参数表明ASE300完全可以替代快速索氏抽提仪,从而降低消耗、提高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侏罗系发育较全,沉积厚度大,但地层划分对比精度低,是制约该区油气勘探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据多口钻井样品获得丰富化石资料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即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Piceites,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Disacciatrileti与Cyathidites- Classopollis-Piceaepollenites组合;1个大孢子组合,即Aneuletes cucuma高含量组合;两个轮藻组合,即A.stellerides-A.lufengensis与A.maxima-P.kucheensis组合.将草湖凹陷侏罗系划分为3统6组,自下而上为下侏罗统阿合组、阳霞组,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恰克马克组,上侏罗统齐古组(缺失喀拉扎组),各段岩电特征极明显.阳霞组下段煤层、上段黑色泥岩段,克孜勒努尔组煤层及齐古组红色泥岩段可作为区域地层对比标志层,指出大部分地区阿合组与阳霞组下部为沉积缺失,恰克马克组至喀拉扎组为剥蚀缺失.层序地层共划分为个3个Ⅱ级、5个Ⅲ级层序,以生物地层为依据,结合岩石地层、层序地层与测井地层,对该区侏罗系进行详细地层划分与对比,为沉积相、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等深入研究奠定了地层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白垩系皆分布于井下,以陆相沉积为主,下统自下而上为亚格列木组、舒善河组、巴西盖组与巴什基奇克组;首次发现上白垩统并命名为古城墟组。这套湖相地层中化石稀少,仅舒善河组中可划分出介形类Minheella-Damonella-Darwinula组合带,孢粉Classopollis-Lygodiumsporites-Schizaeosporites组合带和Dicheiropollis-Classopollis-Lygodiumsporites组合带。草湖凹陷白垩系以满2井序列最齐全且各单元岩电识别特征明显,可划分为3个Ⅱ级层序和6个Ⅲ级层序,湖盆沉积区的扩展以及各组横向分布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强烈受燕山晚期构造运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