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1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普通高等院校"地图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目前地图学课程教学内容落后于地图制作技术发展现状这一问题,结合在中国农业大学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当前地图学的教学内容、实验实习安排和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进行探讨,提出基于数字环境下地图学概念体系、基础理论体系和地图制作技术与地图应用方面内容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地图与地图学概念认知及学科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地图与地图学是传统地图与地图学发展到现代阶段的必然结果。本文重点探讨现代地图与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体系。文章从现代地图的特性、功能、构成要素/基础及拓展,以及地图科学分类及拓展等基本问题入手,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地图与地图学概念定义的发展演变,给出了现代地图与地图学较为精练、准确的概念定义;讨论了现代地图学的学科结构体系和由传统到现代过渡时期的学科基本名称与研究内容;最后展望了未来地图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我国土壤退化的机理与持续利用管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在分析我国土壤退化背景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按成因与结果,把土壤退化划分为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沙化、土壤贫瘠化、土壤坡坏、耕作土壤面积减少等7种退化类型,最后提出了土壤资源持续利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GIS技术的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盐湖资源开发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信息化的决策咨询平台。文章在分析盐湖资源循环利用管理需求的基础上,讨论了柴达木盐湖资源管理软件系统的构架和功能目标,分析了系统设计流程和实现技术。通过运用C#语言和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基于.NET框架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环境,实现了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分布的三维场景浏览、盐湖企业及其生产经营状况的查询分析和盐湖资源开发的动态管理,为循环经济区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银川平原盐渍土时空格局及其与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关联关系的空间区位特征,可从土地利用强度的角度阐释土壤盐渍化的动因,为盐渍化因地制宜的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重点研究了盐渍土空间分布定量遥感生成方法,通过土地利用遥感制图、半方差函数的地统计学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4-2010 年银川平原的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土壤盐渍化程度变化及各类盐渍土与土地利用强度的关联度,进行了空间区位分布特征的可视化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平原的发展仍具集聚效应,土地利用强度变化与城镇体系格局、交通干线、沟渠分布、土壤盐分含量密切相关;2004-2010 年间,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存在整体减轻、局部加重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强度变化间的响应关系,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程度变化与土地利用强度变化间的关联度为0.7781,与水体、耕地这2 种土地类型间的关联程度最高。银川平原土壤盐渍化的干扰活动中,水体与耕地类型的利用行为是较重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6.
针对在湿地动态变化监测中,经典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无法实现湿地类型变化信息的定位可视化表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时空变化信息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利用由空间单元和时序单元集成的时空复合单元建立转移图谱单元分类体系,较好地记录每一个图谱单元湿地类型的起始和终止状态,实现了湿地时空变化信息的定位表达;基于遥感制图和地学图谱的湿地空间演变规律特征图谱,采用图表和图谱的形式展示湿地类型变化的数量及空间位置变化信息,实现了湿地时空变化的可视化表达。基于银川平原湿地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清晰、直观地显示1999—2013年期间银川平原湿地的时空变化,能够为该地区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地信息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湿地景观的时空动态发展过程其形成空间格局的分析,构建了基于ANN-CA的银川平原湿地景观时空模拟模型,并对湿地景观格局过程与主要驱动力因子间的响应关系进行了情景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对天然湿地中的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的驱动作用呈正相关关系,对水稻田和坑塘湿地的影响不显著;人口密度对人工湿地的驱动作用呈正相关,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水稻田和坑塘向各个方向大面积蔓延,河流和湖泊等天然湿地的面积则逐渐减少;随着农业生产活动的加强、农业总产值的增加,河流和湖泊缓慢减少,水稻田和坑塘等人工湿地分布迅速扩张。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土地资源开发管理和高效利用提供决策咨询平台。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在分析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需求的基础上,讨论了土地利用格局优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和功能目标,分析了系统设计流程和实现技术。通过运用C#语言和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并基于.NET框架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集成开发环境,实现了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格局的查询、展示、分析及其重要的驱动力因素评价等功能,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地价评估工作业务处理周期长、效率低,地价更新周期慢的问题,依据各个地价评估模型,在GIS组件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采用C#开发语言实现了基于多参数模型的动态地价评估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技术路线以及功能实现等问题,并以北京市土地为例,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