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环境安全   8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采集2015—2021年西藏自治区共7个城市和地区的SO2、NO2、CO、O3、PM10、PM2.5等浓度实时监测数据,对污染物的污染特征与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2.5、PM10、SO2、NO2、CO年均浓度的变化情况较为稳定,O3和NOX浓度呈上升趋势,O3-8h平均浓度由2015年的105μg/m3上升到2021年的124μg/m3,O3超标污染天数主要出现在5—8月份;PM2.5月均浓度变化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每年夏季(7—9月)PM2.5的含量较低,11月—次年3月含量较高;大气综合污染指数都<5,优良天数比率98.5%~99.7%。统计年份中,各年度O3和2015年、2...  相似文献   
2.
酸雨的研究现状及新兴趋式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eb of Science核心集中的SCI-E、SSCI、CPCI-S及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以2000—2017年所发表的有关酸雨研究的2 333篇SCI及2 107篇中文文献为分析对象,分析了相关文献的时空分布。使用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 V生成了期刊共被引图谱、作者合作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及参考文献共被引图谱,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新兴趋式。国际上,该领域近4年来的研究热度逐年上升,高产期刊为Atmospheric Environment,高被引期刊为Wa-ter,Air,&Soil Pollution,中国和美国是从事酸雨研究的主要国家,该领域的高产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同时还介绍了从事酸雨研究的主要科研团队和有影响力的个人。由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参考文献共被引分析可知,中国的酸雨问题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酸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和中国南方的酸雨问题是当前研究出现的新兴趋式。国内方面,我国于2010年左右对酸雨研究的热度达到顶峰,主要的研究机构是江南大学、南京大学及浙江大学。此外,也介绍了国内从事酸雨研究的主要个人及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3.
福建"三坊七巷"的地名资源是坊巷文化积淀的一部分,对"三坊七巷"的旅游开发有着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坊巷地名资源的旅游价值是开发的首要前提,但如何合理地开发坊巷地名资源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襄阳余家湖化工工业园的生产现状为例,提出与园区化工生产对应的智慧化四氯乙烯释放的应急监测方案设计,以期通过对上述排放物的常态化在线实时监测、数据收集与研判、事故快速响应和处置,最终避免事故发生和实现环境危害最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标准指数法、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西藏地区4个典型垃圾填埋场周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各填埋场各评价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各填埋场临近地表水环境综合水质均呈现上游监测点优于下游监测点;综合水质现状为尚清洁—清洁;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结果为工布江达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下游监测点水质为Ⅱ类,其他填埋场各监测点水质均为Ⅰ类。各填埋场临近地表水水质现状满足其水域功能区要求,受填埋场污染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以拉萨市林周县温室型多介质人工湿地示范工程为基础,对比分析了不同湿地植物配置系统(T1-T4)下芦苇、黑三棱和水葱3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各湿地系统对COD、NH+4-N、TN和TP的去除效果,以期优化湿地植物配置,提高人工湿地系统的去污能力。结果表明,各植物覆盖系统(T1-T4)中湿地植物生长良好,且对污水中COD,NH+4-N,TN和TP等指标的去除效果均显著优于无植物覆盖系统(T5);其中水葱、黑三棱和芦苇的植物混合套种系统(T4)综合了植物根系分布的优势,延长了优势根区反应时间,综合去污效果及其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7.
对高原低氧务件下五日生化需氧量的监测分析进行了初步试验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该研究在西藏那曲县西藏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高寒草甸样地进行了为期3年的模拟增温实验。结果表明,增温降低了土壤线虫个体密度,增大了均匀度,并改变了土壤线虫群落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动态。同时,增温也改变了土壤线虫群落的物种组成,Longidorella等属是增温后出现的种类,Nothotylenchus等属对温度升高比较敏感,增温后消失。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所指示的生物多样性在模拟增温条件下没有明显的改变。增温导致营养类群中植食性线虫、食细菌性线虫种类增加,杂食/捕食性线虫种类减少,食真菌性线虫种类则没有变化。群落结构的改变带来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线虫通路比值显示,增温促进了以细菌为主的土壤有机质降解通道;成熟度指数升高、植物寄生线虫指数降低的趋势则表明土壤线虫群落受到增温干扰后,适应能力逐渐增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趋于更加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