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环境安全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体二氧化氯对葡萄表面细菌杀菌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气体二氧化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李斯特单增菌和腐生酵母菌4种葡萄表面的危险致病菌的杀菌规律。在实验范围内,随着气体二氧化氯浓度的增加和杀菌时间的延长,杀菌效果明显增加。当杀菌时间超过12min,杀菌量级几乎不再增加。杀菌效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实验温度条件下,只有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减少了5.38~6.09log量级,其他3种菌均减少了6log量级以上,杀菌作用温度在实验条件下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研究表明,当气体二氧化氯的杀菌浓度为25mgl-1、杀菌时间12min、杀菌温度25℃的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单增菌和腐生酵母菌均减少了6.4log量级以上,而大肠杆菌达到5.76log量级;同时表明二氧化氯气体的杀菌保鲜功能也是食品安全技术非热杀菌手段。  相似文献   
2.
点火能对液化石油气爆炸压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点火能对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威力的影响.以密闭爆炸筒(20 L)内液化石油气(体积分数为5%)-空气混合气体为研究对象,逐步提高点火能量引爆混合气体,分析气体爆炸压力波形图的变化.结果表明,点火能量对气体爆炸压力的影响存在一定规律性,即液化石油气最大爆炸压力的上升速率和爆炸场中的负压峰值都随着点火源能量的增强而增加,但爆炸场中正压峰值的变化不大.本研究对深入认识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特性,以及丰富和完善气体爆炸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城镇燃气爆炸强度与反应初始温度的对应关系,根据工程热力学研究定组分混合气体的基本方法以及阿马格分体积定律将城镇燃气简化为含碳、氢、氧、氮的单一气体,简化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终态温度的求解办法.在此基础上采用经典的气体爆炸强度公式计算不同反应初始温度下城镇燃气(体积分数10%)-空气混合气体理论上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结果表明,城镇燃气的最大爆炸压力及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初始温度的提高而线性减小,近似成反比例关系.为了验证理论计算所得结论的正确性,采用经典爆炸特性参数测试系统实测了该混合气体对应初始温度下的爆炸强度.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所得结论基本吻合,且最大爆炸压力的理论值与实测值最大误差为13.95%,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理论值与实测值最大误差为14.52%,满足工程应用(最大误差不超过20%)的需要.该理论计算方法可以近似估算不同初始温度下城镇燃气-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强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城镇燃气的爆炸强度随反应初始温度的增加而线性减少,二者近似成反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一种新型高能传爆药装药结构,根据冲击波汇聚技术、拐角效应理论和有效装药理论等,设计了一种异形结构传爆药。利用主装药轴向钢凹法对多点同步起爆网络起爆的该异形结构传爆药柱起爆威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达到相同起爆效果的情况下,利用多点同步起爆网络起爆的该异形结构传爆药柱相对于普通圆柱形传爆药柱的用药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研究成果对解决钝感弹药的起爆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制氧企业安全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制氧行业的生产特点以及安全管理情况,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综合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与故障模式、影响及危险度分析法(FMECA)对制氧企业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结果表明:安全检查表法简便、易于掌握、较为实用;故障模式、影响及危险度分析法对评价人员的要求较高,但可得...  相似文献   
6.
研究高纯度气体ClO2对空气中甲醛气体的去除效果。主要考查了气体ClO2浓度、反应时间及甲醛初始浓度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醛去除率随ClO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当甲醛初始质量浓度为2.4 mg/m3,ClO2质量浓度达到1.8 mg/m3时,甲醛去除率达到99.5%,且甲醛的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但30 min后去除率趋于平稳达到99.7%;ClO2对甲醛的去除率随甲醛初始浓度的升高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电气火灾残留物的SEM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电气火灾的形成原因,总结出该类型火灾的残留物种类。然后利用电焊机和电阻炉等设备分别制备出铜铝导线的一、二次短路熔痕和火烧熔痕,电热丝的通电过热和火烧熔痕,并运用了目前一种新式有效的显微结构分析工具——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以上样品的表面进行微观形貌的观察、比较与分析。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发现电气火灾残留物在火灾前后其表面的微观形貌特征存在明显不同。根据这些特征能够很轻易的鉴别出电气设备在火灾发生前的使用状态,从而推断出火灾是否由该电气设备引发而起。此项结论能够为从事火灾调查的人员对电气火灾原因的准确认定提供可靠依据,也能够为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领域进行拓宽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自燃温度(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AIT)是防火防爆安全设计的关键临界参数之一。为解决目前多数采用试验方法测量混合物AIT费时费力且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运用定量结构-性质关系方法,使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1DCNN)技术建立二元混合液体AIT预测模型。以二元混合液体的分子描述符为输入、试验测得的AIT为输出,经多种方法对模型的拟合性、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评价验证。结果表明,BPNN模型和1DCNN模型均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其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780℃和9.603℃,拟合度与5折交叉验证拟合度差值分别为0.058和0.040,表明BPNN模型有更好的拟合能力,1DCNN模型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安全工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目前我国安全工程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安全工程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一些设想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锰铜压阻法对Jo-9c在小尺寸装药条件下的爆压进行实验测定,得出不同装药条件下的爆压值,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约束条件和装药直径对爆压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