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环境安全   1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根据强力霉素废水组成的特殊性,研究了强力霉素废水中特征污染物对甲基苯磺酸、磺基水杨酸、甲醇、乙醇的含量与COD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了COD与上述特征污染物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并测定了它们在特定条件下的氧化率,真实反映了有机污染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废水治理方案、实施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促进企业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Hg—PAN—Triton X—100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中微量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亮  赵文焕 《化工环保》1992,12(3):181-182
1-(2-吡啶偶氮)-2-萘酚(简称PAN)萃取比色测定微量汞的方法已有报道,但在水溶液体系中用PAN直接测汞尚无人研究。本文探讨了在TritonX-100存在下,用PAN测定微量汞的具体条件,并应用于环境污水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TiO2/UV光催化降解法处理对甲基苯磺酸的水溶液,探讨了二氧化钛的投加量、溶液的初始浓度、溶液的pH、紫外光照射时间和强度、常见无机离子等因素对对甲基苯磺酸的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030 g·L-1对甲基苯磺酸溶液中,光催化剂TiO2最佳投加量为0.10 g·L-1,控制空气分压为5.2kPa,紫外光照射2h,溶液为中性时,对甲基苯磺酸废水降解率达到67.4%.二氧化钛的用量、溶液的pH是影响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对甲基苯磺酸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无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对反应的影响,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强力霉素生产废水的特殊性,选用三烷基胺为络合剂、正辛醇和磺化煤油为稀释剂、氢氧化钠为反萃取剂,进行萃取-反萃取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通过三级萃取后,磺基水杨酸(SSA)、对甲基苯磺酸(PTSA)、COD和BOD5去除率分别达到99.8%、95.4%、92.8%和77.4%,一次反萃取率接近100%,并且萃取剂可以循环使用.采用该工艺不但有明显的环境效益,而且还可以回收磺酸类原料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磷酸三丁酯络合萃取邻氨基苯酚及工业废水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络合萃取的原理,考虑了萃取剂与稀释剂之间的作用,选择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以正辛醇和氯仿为极性稀释剂、四氯化碳和煤油为非极性稀释剂,对邻氨基苯酚(OAP)稀溶液进行了探讨,讨论了体系的pH、TBP的浓度、稀释剂种类对萃取分配比(D)的影响.结果表明,TBP主要通过与OAP的中性分子键合作用实现萃取;D值的变化与中性分子的摩尔分数有关,pH是影响D的主要因素;稀释剂的极性对OAP的萃取影响较大,在萃取剂体积分数为10%~30%时,其萃取能力为TBP-正辛醇>TBP-煤油>TBP-四氯化碳>TBP-氯仿;在萃取剂体积分数为30%~50%时,萃取能力为TBP-煤油>TBP-正辛醇>TBP-四氯化碳>TBP-氯仿.进而以30%TBP-煤油为萃取剂,对工业含OAP废水进行了错流萃取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工业OAP废水进行有效的(94.7%)预处理;工业废水中的甲醇、乙醇,对萃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光催化协同降解对甲基苯磺酸水溶液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超声波与光催化联合法对模拟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对甲基苯磺酸(4-TSA)进行降解实验研究,借助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化学需氧量和总有机碳的检测结果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和光催化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当溶液初始质量浓度30 mg/L,光催化剂TiO2投加量为100 mg...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既属于环境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温室气体减排合作方式,其核心是允许发达国家通过与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合作,获得由项目产生的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晋开化工通过引进日本三菱公司先进的环境技术和节能技术,对硝酸装置进行N2O的减排治理,实现了清洁发展机制,不仅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硝酸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世界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二(2-乙基己基)磷酸络合萃取邻氨基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为萃取剂,研究稀释剂种类、萃取剂浓度、溶液的初始pH值、溶液中甲(乙)醇等因素对邻氨基酚(OAP)稀溶液分配比(D)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初始pH值在7左右时,D有最大值;D值随二(2-乙基己基)磷酸浓度的增大而提高,且在极性环境要优于惰性环境;甲(乙)醇是影响萃取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曹妃甸和黄骅港是河北省近海工业布局和港口分布较密集的区域,对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9月采集研究区近岸海域表层海水,并利用GC-MS对其中16种优先控制PAH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曹妃甸和黄骅港近岸海域表层海水中∑PAHs含量分别为52.6~192.1 ng·L~(-1)和85.4~156 ng·L~(-1),平均含量分别为74.59 ng·L~(-1)和121.45 ng·L~(-1)。黄骅港近岸海域∑PAHs含量高于曹妃甸近岸海域的含量,但PAHs的种类没有差异。对比其他研究区域水体中PAHs的含量,本区域表层海水中PAHs的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属于轻污染。异构体比值结合该区域现状分析初步判断,研究区表层海水中PAHs来源于石油污染和煤、生物质等的燃烧。应用风险商值法(RQ)对研究区域表层海水中PAHs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存在低生态风险,需采取措施控制PAHs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催化氧化法预处理苯胺类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法预处理染化厂含苯胺类物质的废水。对影响废水中苯胺类物质去除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当废水中苯胺类物质的含量为800mg/L时,在pH为3.5、H2O2和Fe^2 用量分别为28mmol/L和2.8mmol/L的条件下,苯胺类物质的去除率可达98.0%,COD去除率达到76%,废水的BOD5/BODcr值由0提高到0.32,显著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