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通络法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24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各120眼)。观察组给予益气养血通络方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6.15±0.72) mmol/L vs (6.53±1.02) mmol/L]、餐后2 h血糖[(7.83±0.82) mmol/L vs (8.22±1.2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1±0.55) mmol/L vs (6.84±0.72) mmol/L ]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4.49±0.31) mPa·s vs (5.87±0.57) mPa·s]、全血低切黏度[(8.87±1.02) mPa·s vs (10.16±1.25) mPa·s]、血小板粘附率[(45.04±7.12)%vs (55.53±6.64)%]、血小板聚集率[(55.79±6.47)%vs (70.17±8.63)%]比较,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血通络方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同时患有多种慢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常态,老年多重慢病相关研究也不断丰富,但鲜有对其研究进展及热点进行分析。 目的 分析国内外老年多重慢病的研究热点,揭示近十年来(2010—2021年)老年多重慢病领域研究前沿的热点主题,为相关研究者追踪前沿信息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文献计量学等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中华医学会期刊全文数据库、APA-PsycINFO美国心理学会数据库中老年多重慢病领域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0—2021年。使用CiteSpace 6.1.3、PASW 18、BICOMB 2.04等软件对文献的发文量趋势、来源、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并绘制战略坐标图对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老年多重慢病相关文献9 392篇,其中外文文献5 776篇,中文文献3 616篇。2010—2021年老年多重慢病领域中外文献发文量均呈指数型增长,中文文献年增长率为13.27%,外文文献年增长率为15.84%,该领域正处于发展阶段。中外文献均挖掘出5个主流研究热点,国内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肺部疾病等慢性病共病的相关文献较多,国外则研究精神疾病共病情况的较多,其次是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躯体疾病共病状况。 结论 国内外老年多重慢病领域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分析国外文献显示精神疾病共病虽为相对研究热点但不够成熟,老年多重慢病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且多元,但研究深度有所不足。分析国内文献显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处于研究领域的核心,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共病相关研究还不够成熟,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相关共病以及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护理、保健等相关研究有所欠缺,可能成为未来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20例.结果 120例全部获得随访,颈椎前路手术恢复满意,后路手术症状明显改善,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疗效满意,总的优良率为91.7%.结论 颈椎前路及后路手术各有其适应证,两者不能互相取代,手术疗效与病程有关,应强调早期手术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5.
脊柱脊髓损伤是创伤骨科中一种严重损伤,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十分令人满意。作者采用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结合中药内服、针灸、早期康复等综合性治疗2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中,男17例,女4例... 相似文献
6.
伤科洗方熏洗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了验证伤科洗方的最佳熏洗组合,改进伤科洗方剂型,探讨伤科洗方治疗软组织损伤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以本院门诊和住院软组织损伤病例120例被随机均分为6组,其中4个试验组(A组:熏洗时间30分 酒 浓缩剂;B组:熏洗时间30分 醋 散剂;C组:熏洗时间60分 酒 散剂;D组:熏洗时间60分 醋 浓缩剂。)和1个空白对照组(E组0.9%生理盐水),1个最佳熏洗组合组(F组:由试验组得出);试验组采用3因素2水平正交设计,分别进行熏洗治疗,每日1次,每连续7天为1个疗程,治疗后分别观察症状和体征,6—酮—前列腺素F1a和血栓素B2的变化。结果:最佳熏洗组合:熏洗时间60分 酒 浓缩剂,浓缩剂优于散剂;结论:伤科洗方治疗软组织损伤有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8.
内镜诊断603例食管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在食管癌诊断,疗效判定及预后估计中的价值。方法:内镜检查及病理学证实食管癌603例,手术与病理学证实的食管癌98例镜下特点,性别、年龄、职业、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分析。结果:603例食管癌中,男425例,女178例,41-70岁。占总检出数的92.04%。农民89.72%。中、晚期食管癌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分别为68.41%,17.40%,10.78%,2.20%,鳞癌89.55%。腺癌10.12%,病变在3cm以下,3.1cm-5cm,5cm以上者侵及外层者分别为29.63%,60.71%,87.50%。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侵及外层者分别为100%、40.82%,64.00%,100%。鳞癌,腺癌侵及外层者分别为47.67%,45.45%。结论:内镜检查是确诊食管癌的主要手段。结合镜下特点和组织学类型。可以初步判断食管癌的浸润深度,范围及预后,有助于拟定确切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临床防护对策。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70例T2DM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其中32例并发肾病患者纳入观察组,38例单纯T2DN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T2DM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前清蛋白(PA)、血浆清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及胱抑素C(Cys-C)等指标。结果通过分析,T2DM病程、ALB、LDL-C、TG、UA、Cr、Cys-C及BUN等与T2DM并发肾病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2DM病程、TG、Cr及Cys-C是T2DM并发肾病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并发肾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在治疗中应加强相关指标监测,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钙素对于高转运性肾性骨病及心血管异位钙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伴有肾性骨病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活性维生素D3口服治疗,实验组在活性维生素D3治疗基础上联合降钙素肌注,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2组股骨颈骨密度值;治疗前后治疗前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Ⅰ型胶原N-端前肽、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胎球蛋白A值。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钙化评分、Ⅰ型胶原N-端前肽、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股骨头骨密度显著提高(P0.05);2组治疗后血钙、血磷、胎球蛋白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可明显改善肾性骨病患者骨质代谢,对转移性钙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