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694篇 |
免费 | 3061篇 |
学科分类
医药卫生 | 5175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17篇 |
2022年 | 830篇 |
2021年 | 972篇 |
2020年 | 1235篇 |
2019年 | 594篇 |
2018年 | 357篇 |
2017年 | 780篇 |
2016年 | 968篇 |
2015年 | 1231篇 |
2014年 | 3732篇 |
2013年 | 3830篇 |
2012年 | 5160篇 |
2011年 | 5533篇 |
2010年 | 5181篇 |
2009年 | 4867篇 |
2008年 | 4701篇 |
2007年 | 2665篇 |
2006年 | 2132篇 |
2005年 | 1333篇 |
2004年 | 1438篇 |
2003年 | 554篇 |
2002年 | 521篇 |
2001年 | 471篇 |
2000年 | 348篇 |
1999年 | 468篇 |
1998年 | 328篇 |
1997年 | 280篇 |
1996年 | 209篇 |
1995年 | 162篇 |
1994年 | 158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89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老年病人(≥60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出院后随诊检查双下肢血管,B超发现下肢静脉血栓病人共26例,给予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结果:26例下肢静脉血栓病人经综合治疗后均好转,未发生肺栓塞及死亡。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1月内应加强随诊,告知病人及家属注意事项,能早发现、早治疗,可免除发生肺栓塞等致命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曲关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及曲美他嗪.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1%,高于对照组的64.6% (P <0.05).治疗后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及LVEF增高(P<0.05),但观察组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TNF-α及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观察组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南宁市某社区1 222名老年人(年龄≥60岁)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生跌倒的情况,对可能影响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222名老年人中,在1年内有363例发生1次跌倒(29.8%),男性跌倒的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生活自理是社区老年人跌倒的保护因素(P<0.05),高龄、心功能不全、骨折脱臼、晕厥、痴呆、卒中、帕金森病是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针对相关危险因素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其病程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病程分期分为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组,另选择15例非COPD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33水平。结果各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的血清IL-3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AECOPD 组的比 COPD 稳定期组的更高(P<0.05)。结论血清 IL-33水平在老年COPD患者中增高,急性加重期更明显,提示IL-33在老年人COPD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阿片类药物对老年患者经尿道激光碎石术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 择期经尿道激光碎石手术患者134例,年龄65~79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瑞芬太尼组(R组)46例、瑞芬太尼+芬太尼组(RF组)44例、芬太尼组(F组)44例.R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进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RF组,丙泊酚TCI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瑞芬太尼TCI麻醉维持;F组,丙泊酚TCI麻醉诱导,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TCI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后送入PACU,记录患者被转入PACU时(T1)、拔除喉罩前2 min (T2)、拔除喉罩即刻(T3)和拔除喉罩后5 min(Td)4个时间点的MAP、HR,记录拔除喉罩后VAS评分和苏醒期芬太尼用量,记录患者睁眼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和PACU驻留时间. 结果 麻醉苏醒期间R组在T1~T3时点MAP[(110±18)、(122±13)、(121±14) mmHg(1 mmHg=0A33 kPa)]和HR[(79±15)、(97±17)、(99±18)次/min]高于RF组(P<0.05);R组VAS[(1.8±1.4)分]高于RF组[(0.9±0.9)分]和F组[(0.9±0.9)分](P<0.05);R组需芬太尼镇痛患者比例高于其他两组(P<0.05);F组的睁眼时间、拔喉罩时间以及PACU驻留时间比RF组和R组长(P<0.05). 结论 老年患者经尿道激光碎石术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比丙泊酚单纯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迅速、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列腺体积(PV)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老年患者糖尿病(DM)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老年(年龄≥60岁)患者115例为本研究试验对象.记录其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生化指标.结果 BPH合并DM组患者与BPH组相比PV更大[(51.5±19.1)和(41.2±10.1 mL)],PSA水平[(3.2±1.1)和(1.9±0.6 ng/mL)]及IP-SS分数更高[(12.5±1.3)和(8.9±1.1)],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FBG组相比,异常FBG组患者的PV、PSA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异常HbAlc组患者的PV也明显增加.另外,FINS组和IR组的PV及下尿路症状(LUTS)持续时间均分别高于正常FINS组和胰岛素敏感组.逻辑回归分析显示FBG和FINS是BPH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与前列腺体积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可影响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乡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关注老年人躯体健康,加强慢性病防控.方法 抽样调查北京城乡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2168例,内容包括老年人的一般情况、慢性病史、家庭、经济、职业、卫生习惯等,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74.2%,同时合并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达43.5%.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随增龄有先上升再下降趋势.高血压位于慢性疾病之首,脑血管病、冠心病以及耳聋和骨关节疾病均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老年人躯体健康状况受性别、年龄、居住地区、文化程度、职业性质、睡眠与活动锻炼时间、收入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 北京城乡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多系统疾病并存率高.需加强慢性病防控健康宣教,增强社会支持,改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9.
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五岁登台、九岁挑梁、十三岁唱红.她转艺多师,戏路宽广,文武皆备,唱、念、做、打俱佳,京、梆、昆、乱不挡.娇娇女儿身,却擅演一身正气、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高亢嘹亮的嗓音,行云流水的行腔,干净利落的动作,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