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39篇
  免费   3823篇
  国内免费   3198篇
工业技术   8796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51篇
  2022年   1443篇
  2021年   1602篇
  2020年   1788篇
  2019年   2270篇
  2018年   1027篇
  2017年   1639篇
  2016年   2160篇
  2015年   2482篇
  2014年   3710篇
  2013年   4119篇
  2012年   4578篇
  2011年   5071篇
  2010年   4829篇
  2009年   4879篇
  2008年   4957篇
  2007年   4688篇
  2006年   4184篇
  2005年   5107篇
  2004年   5333篇
  2003年   4847篇
  2002年   3493篇
  2001年   2438篇
  2000年   1801篇
  1999年   1278篇
  1998年   1071篇
  1997年   858篇
  1996年   848篇
  1995年   733篇
  1994年   655篇
  1993年   331篇
  1992年   454篇
  1991年   519篇
  1990年   565篇
  1989年   636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一种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维生素K1的同位素内标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准确定性定量方法。样品经脂肪酶酶解,碱液皂化,正己烷提取,浓缩后用甲醇复溶,以甲醇和甲酸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BEH C18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电喷雾电离(ESI)-三重四级杆质谱正离子MRM方式检测,以维生素K1-D7同位素内标稀释法准确定量。在5~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维生素K1线性关系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该方法检出限为1 ng/g,定量限为2 ng/g,不同加标水平平均回收率在88.0%~102.5%之间,变异系数为1.75%~5.26%(n=6)。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研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基因表达对草原安格斯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集38 头平均体质量(698±34) kg、48 月龄草原安格斯牛血液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与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SCD1基因表达量,一代测序技术检测SCD1基因在C878T位点的突变对实验牛血液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分析SCD1基因表达与脂肪酸组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血液样品中共测得36 种主要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以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为主,含量分别达22.53%和26.95%,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中油酸(C18:1 n-9c)含量最高(15.09%);由SCD1基因表达与脂肪酸组成的显著性分析结果可知,SCD1基因表达对肉豆蔻酸(C14:0)、肉豆蔻油酸(C14:1)、C16:0、棕榈油酸(C16:1)、C18:0、C18:1 n-9c、亚油酸(C18:2 n-6c)、MUFA和MUFA/SFA以及C14指数、C18指数、脂肪酸总不饱和指数和伸长指数均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D1基因表达量与C16:0、C16:1、C18:0、C18:1 n-9c和MUFA含量均呈正相关;SCD1基因在878位点处出现了C/T突变,有CC、TT和CT 3 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与脂肪酸组成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草原安格斯牛血液中的SCD1基因表达对其脂肪酸组成具有调控作用,可作为遗传标记参考基因。  相似文献   
3.
由于色谱分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导致传统LC-MS研究中药成分的分析通量较低,而多级质谱全扫描(MS/MSALL)采用了气态分段技术(GPF),可以在直接注射(DI)模式下,采集每个表观质量数MS1信号的MS2图谱,实现MS1-MS2数据列表的高通量构建。为快速表征枸杞子化学成分组,本研究采用DI-MS/MSALL全面采集枸杞子提取物中各化学成分的多级质谱数据,根据高分辨MS1和MS2碎片离子信息推导质谱裂解途径,结合数据库检索以及相关文献,从枸杞子中初步鉴定了38个化学成分,包括1个氨基酸类、19个有机酸类、2个糖脂类、6个苯丙素类、1个黄酮类、6个生物碱类以及3个酰胺类化合物。DI-MS/MSALL可作为中药等复杂体系快速全面定性分析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准中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是陆相地层油气勘探的热点层位。在三工河组沉积时期,准中1区块沉积了一套较为稳定的浅水三角洲—滨湖相地层。准噶尔盆地在早侏罗世处于张性构造环境,盆地具有盆大、水浅和坡缓等沉积特征,在盆地腹部的地震剖面中较难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通过对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变换和合成预测误差滤波分析,实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在单井中识别出小波变换最佳尺度因子(a),分别对应短期旋回、中期旋回和长期旋回,尺度因子的能量越大,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值变化越剧烈,判定为水进面或者水退面。基于合成预测误差滤波分析技术,三工河组中识别出负拐点和正拐点,负拐点指示层序界面,也有可能是最大水泛面;正拐点指示初始水泛面。依据合成预测误差滤波曲线的负趋势和正趋势,判别沉积地层的旋回性。准中1区块三工河组基准面分析,证实了小波变换和合成预测误差滤波分析在沉积环境稳定的陆相地层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效果和应用前景。根据基准面旋回的变化分析沉积过程,指出三工河组二段是主要砂体发育层位,是重点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5.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地识别与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并通过高效精准的分析解译为找矿勘查提供帮助。 以典型的鞍山式铁矿———弓长岭铁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成像质量较好的 Landsat 8 OLI 遥感数据源,在遥感图像预处 理的基础上,利用羟基矿物和铁染矿物在特定波段的吸收或反射特征,以主成分分析法为主、波段比值法为辅,对研 究区遥感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专题信息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结果表明:弓长岭地区蚀变异常较分散,铁异 常主要分布在矿区中心且向南延展,蚀变信息最强区域为露天采区;羟基异常范围较大,且矿区南部有较多弱异常分 布。 同时,经蚀变信息提取结果对比分析,在研究区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扰信息,提取铁和羟基蚀 变信息效果较好。 提取结果与研究区内已知矿点吻合较好,证明蚀变信息对矿床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发现规模富集油气藏的难度越来越大,通过解放思想、创新认识,在新的地质理论指导下,2018年以来,先后在河套盆地西部陡带吉兰泰构造带、中部纳林湖构造带和北部兴隆构造带取得石油勘探重大突破,相继发现了吉兰泰和巴彦两大油田,揭示了晚深埋、晚生烃、弱成岩、晚成藏的地质发育特征和油气临洼近源富集的成藏特点。2021年,基于洼槽区具有资源潜力大、勘探面积广、构造背景好的有利条件,在兴隆构造带临洼有利构造部署风险探井——河探1井,在6 112~6 120 m井段试油获302.4 m3/d高产工业油流,实现了洼槽区碎屑岩领域超深层石油勘探重大突破。分析认为,晚期构造反转叠加大型滑脱断层控圈,晚深埋、弱成岩叠加超高压控储作用以及大型鼻隆构造背景汇聚控富集的有利地质条件是形成洼槽区高产富集的关键因素。河探1井的成功钻探有力拓展了河套盆地油气勘探空间,为河套盆地建成年产200×104t以上油田并保持持续稳产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同时对陆相断陷湖盆(超)深层洼槽区勘探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非等间距灰色GM(1,1)模型模拟和揭示基坑沉降动态特征和变形规律,为工程设计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针对非等间距GM(1,1)模型不能识别处理突变数据的缺点,结合数据异常值检验的格拉布斯准则(Grubbs criterion)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非等间距灰色GM(1,1)预报算法。利用改进前后的模型分别对某一建筑物基坑沉降监测点的16期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对比采用Grubbs异常值检验法前后模型的预报结果表明,采用Grubbs检验法剔除异常值后,非等间距灰色GM(1,1)模型的均方误差为0.17,验证了改进后模型对描述小样本沉降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1-MCP处理对软枣猕猴桃冰温(-0.5±0.3 ℃)贮藏0~60 d期间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以“龙成二号”为研究试材,采用1.0 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进行熏蒸处理,探究其对果实生理、活性氧代谢、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60 d时1-MCP处理组果实呼吸强度为44.11 mg/(kg?h),乙烯生成速率为2.35 μL/(kg?h),分别比CK降低17.20%和23.70%,同时抑制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升高,维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保持较高的还原型抗坏血酸(AsA)、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1-MCP处理可以降低软枣猕猴桃的呼吸及乙烯生成速率,减少自由基生成,提高贮藏期的抗氧化能力,延缓果实衰老进程,保持良好的商品性,因此,该研究可以为软枣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梁其奋  符君 《化肥设计》2022,60(1):45-47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脱碳系统采用苯菲尔热钾碱法脱除CO2,采用两段吸收两段再生工艺,活化剂为ACT-1。因特殊原因,脱碳装置使用活化剂ACT-1断供,为了维持脱碳装置的效果,确保装置达标稳定运行,2021年9月1日~6日,在脱碳系统中使用206新型活化剂代替原活化剂ACT-1,初步应用表明,206新型活化剂能够有效提高溶液的吸收和再生效果,改善气体质量,同时可较好地控制溶液对设备及管线的腐蚀,其工业应用效果良好,具有现实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快速液相烧结法制备Bi1-xPrxFe1-xTixO3(x=0.00、0.03、0.06、0.12)系列多铁陶瓷样品,研究Pr-Ti共掺杂对BiFe O3结构、缺陷、电学和磁学特性的影响。XRD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菱方钙钛矿结构,Pr-Ti共掺杂可有效抑制杂相生成,当掺杂量高于0.06时杂相基本消失,共掺杂引起结构畸变。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均存在阳离子空位型缺陷,空位尺寸和浓度均随Pr-Ti掺杂量增加而增大。电学和磁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适量Pr-Ti共掺杂可有效提高Bi Fe O3的介电、铁电和磁学性能。综合上述结果,认为BiFeO3多铁性能的改善可能是由于Pr-Ti共掺杂引起晶格畸变、减少氧空位浓度、改变阳离子空位浓度等多种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