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5篇
  免费   1200篇
  国内免费   764篇
工业技术   2068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457篇
  2019年   500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631篇
  2014年   1408篇
  2013年   989篇
  2012年   1229篇
  2011年   1324篇
  2010年   1103篇
  2009年   1073篇
  2008年   1393篇
  2007年   1297篇
  2006年   965篇
  2005年   1028篇
  2004年   857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559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440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295篇
  1996年   250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源,是国家推进碳减排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挑战,一方面,各城市间合作程度与对标意愿不够,大多各自设定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规则和制定相应的减缓政策;另一方面,不同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在核算边界、核算内容与重复计算、温室气体核算种类、核算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差异。上述问题增加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结果分析的复杂性,不利于城市间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结果的比较研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框架,是了解和评估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基础。论文梳理了国内外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数据库和案例,研究内容涵盖国际城市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对比与差异性分析,综述了基于3种不同的城市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视角(即基于行政区划边界的核算、基于跨界基础设施的核算和基于城市消费的核算)的应用研究,指出了国内现已公布城市或区域性温室气体核算指南存在的无法对标的核心,提出构建优先面向国内可对标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框架。研究提出的框架的范围1~3代表不同角度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首先,强调了行政区划内范围1排放的不可或缺性和可比性;其次,对范围2和范围3排放的核算,是对与充分满足城市实际需求相匹配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具体补充。该框架解决了部分痛点问题,如核算边界应选取我国行政区划边界范围,应涵盖7种温室气体,包括范围1~3面向不同的核算排放主体;而针对当前各城市核算指南中部分排放源尚未涵盖或存在争议、实时动态数据获取难以及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等问题,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后续实现路径。以对标为目标的核算框架能够帮助决策管理者通过比较了解城市间隐含温室气体排放的流动情况,确定适宜的减排政策,同时从城市温室气体排放视角来考量、规划城市低碳转型路径,优化城市管理手段,促进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同时,该框架的有效实施也需要全社会、多行业、跨部门联动,政企民商通力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探讨减法集对势的物理意义,发掘其不确定性方面的信息,在减法集对势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改进差异度系数取固定的三角模糊数,采用动态三角模糊数与随机模拟相结合的计算方法进行差异度系数的随机模拟,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评价的实际问题中.结果表明:改进的动态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方法在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中的评价结果更为稳健精准,可靠性和精确度方面都有所提高,且该方法的计算结果包含原有减法集对势的计算结果,为集对事件提供了关于评价结果可靠性方面的估计信息;改进的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方法的计算结果合理可靠,说明该方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问题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小流域降雨资料短缺,洪水精确预报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利用线性协整和集对分析(SPA)方法分别对台风雨和非台风雨下的观测降雨数据进行插补移用,以驼英水库为例,进行洪水预报研究。研究得出:(1)基于台风雨协整计算结果发现雨量站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模拟结果与实测降雨的纳什系数均在0.85以上,相关系数达到0.90,主雨峰和场次降雨误差均较小,说明协整理论可用于降雨资料短缺时的数据插补;(2)非台风雨降雨序列经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和集对分析(SPA),根据综合联系度拟定数据移用最优方案,显著提高了降雨数据移用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该方法可为其他同时存在台风雨和非台风雨地区降雨资料的插补移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N-甲基-对硝基苯胺含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全面考虑样品在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结果表明,称样量较小时,样品、标样在称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大;稀释定容过程中,使用量程较大的移液管和容量较大的容量瓶会降低稀释定容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提高分析工作者的业务技能也可以降低样品测定的不确定度。当取样量为0.0141g时,测定样品中含有MNA的质量为(7.0±0.5)mg, k=2。  相似文献   
5.
乙烯齐聚合成1-己烯的主催化剂为有机铬系催化剂,铬系催化剂中铬(Ⅲ)能很好地与助催化剂烷基铝形成络合物,而铬(Ⅵ)会与烷基铝发生反应,降低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因此需要准确测定铬催化剂中铬(Ⅲ)含量。实验提出在酸性条件下用对甲基苯磺酸络合、异戊醇萃取有机铬催化剂中铬(Ⅵ),使铬(Ⅲ)和铬(Ⅵ)分离,最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无机相中铬(Ⅲ)。实验考察了硝酸的浓度和用量,以及络合剂和萃取剂的用量。研究表明:加入10 mL 10%(体积分数,下同)硝酸,用2.0 mL对甲基苯磺酸络合、20 mL异戊醇萃取就可以完全将样品中的铬(Ⅲ)和铬(Ⅵ)分离。铬(Ⅲ)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1.45 μg/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有机铬催化剂实际样品中铬(Ⅲ),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4%,回收率为94%~103%。  相似文献   
6.
王丹宁  赵洪宾  袁渊  刘贝 《净水技术》2021,40(10):118-121,130
集对分析是处理随机变化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理论,但尚未在给水管网水质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文中建立了给水管网综合水质评价的集对分析数学模型,对给水管网中的水质等级进行评价.通过模拟计算得到监测点实测值与分级标准值的联系度的量化数据,判断管网中多种评价指标作用下综合水质的变化情况,判定其综合水质的等级.研究选取实例模拟计算,分析水质变化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验证集对分析数学模型对管网综合水质评价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吕崇阳 《机械管理开发》2021,36(4):138-139,154
为解决传统矿井通风系统无法满足矿井扩产需求,在以老矿井为例分析其通风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井下通风系统进行测定和评价,并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整改建议;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工作面的需风量进行重新核算,并提出三套优化方案,最终确定方案二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颗粒的主动运动对传质过程有重要影响。以表面恒浓度的二维球形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传质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拟了颗粒在自旋和振动两种情况下的相间传质过程。选择浸入运动边界法和非平衡态外推法处理运动颗粒边界,研究了颗粒自旋速度、颗粒振幅及振动频率对传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雷诺数的自旋颗粒绕流中,随着颗粒自旋转速增大,颗粒的传质舍尔伍德数反而降低,表明在强制对流的情况下,颗粒自旋减弱颗粒的传质效果。当颗粒振动时,颗粒振幅越大,传质舍尔伍德数增大;当颗粒振动频率造成锁定现象时,颗粒流体相间传质效果显著增强。本工作的数值结果不仅表明格子Boltzmann方法可以有效模拟强制对流传质的过程,也为强化传质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空天观测资源协同观测能力,基于分而治之框架,提出一种两阶段迭代优化方法以解决空天观测资源协同任务规划问题.第1阶段,根据观测机会和冲突度构造适应度函数,基于适应度将任务分配到合适的子规划中心;第2阶段,子规划中心根据分配到的任务进行资源调度,得到各类观测资源的观测计划,并将资源观测方案和观测收益反馈给第1阶段.第1阶段再根据第2阶段的反馈结果,结合禁忌表策略,对任务分配方案进行迭代调整和更新,直到生成近似最优或满意的任务分配方案和资源观测方案.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开展大量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最大权重最先分配算法、基于适应度的任务分配算法、基于资源优先度的任务分配算法相比,所提出方法在任务收益率方面提高了2.40%sim14.14%.研究成果可为空天观测资源传感网络的协同管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叶胜男  陈建华 《计算机科学》2021,48(10):272-277
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结合了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和传统PKI公钥密码体制的优势,克服了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的密钥托管问题及PKI系统的证书管理问题,具有明显的优势.对Hassouna等提出的一个强安全无证书签名方案进行安全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不能验证消息的完整性,存在消息篡改攻击,且方案未使用根据系统主密钥生成的私钥进行签名,所以不是无证书签名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无证书签名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基于椭圆曲线Diffie-Hellman问题假设,证明了该方案可以抵抗第一类强敌手和第二类敌手的攻击,满足存在性不可伪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