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0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62篇
工业技术   1575篇
  2025年   28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结合电子政务的概念,系统归纳了电子政务的含义和特点.在电子政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电子政务在我国及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及在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格林函数、镜像反演及压力叠加原理,建立了箱式封闭边界裂缝性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半解析模型,模型使用经典的Warren-Root模型表征体积改造区域内基质—裂缝间渗流关系及裂缝系统空间展布,考虑了相邻主裂缝间压力干扰,能更好地描述储集层渗流特征,解释参数更符合实际情况。并利用建立的模型对裂缝数、裂缝半长、裂缝间距、储容比和窜流系数等相关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双对数曲线图版上井底压力响应过程可划分为人工裂缝线性流、双重介质窜流、第一径向流、第二线性流、拟径向流和封闭边界流6个渗流阶段。裂缝数对整个井底压力响应过程都有显著影响,裂缝数越多,生产压差越大,单井产能越高,裂缝数增加,生产压差增幅减小,存在一个经济最优值;裂缝半长越长,初期生产压差越大,单井产能越高;裂缝间距越大,第一径向流阶段时间相对增加,第二线性流阶段时间相对减少,生产后期压差越大,产量增幅越小;储容比越小,窜流越明显;窜流系数越小,窜流发生得越晚。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度投影原理,采用D细分线性插值和具反馈机制的对数极坐标变换法,检测面阵空间内同时包含平移、旋转和缩放的图像序列当前帧和参考帧之间的运动矢量,采用图像补偿方法,实现了序列图像的稳定输出.文中方法的平移稳像精度可达到1/4像素、旋转稳像精度达0.2°.同时,结合人眼视觉系统及结构相似性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投影的结...  相似文献   
4.
王睿 《世界电信》2010,(9):64-67
随着通信终端功能的日益强大、3G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三网融合的逐步开展,以及用户可携带号码转网的推进,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将发生改变,他们会更乐于随时随地用手机上网,更倾向于下载视频和玩手机游戏,更喜欢交友、社区、视频电话、即时通讯(IM)等互动服务。简言之,现在电信市场的长尾在不久以后将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6.
阐述了食品企业液氨使用中的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针对液氨的主要安全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控制措施,指导食品企业液氨制冷及作业过程中控制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安全与职业健康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格林沙星多克隆抗体并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ELISA)。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将格林沙星偶联于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多克隆抗体;采用活泼脂法分别将格林沙星、克林沙星、加替沙星、培氟沙星和沙拉沙星偶联于卵清白蛋白(OVA),制备5种包被抗原并做性能比较;建立icELISA方法并对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成功制备了免疫原和包被抗原及抗体,抗体效价最高达64 000倍。以克林沙星-OVA作异源包被,建立的icELISA方法灵敏度最高,半抑制药物浓度(IC50)为9.14 ng/mL,检测限(IC10)为0.9 ng/mL,检测范围(IC20~IC80)为2.3~36.4 ng/mL,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无明显交叉反应。结论:首次制备出格林沙星抗体并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为分析生物样品中格林沙星含量的测定提供了1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粮食及其制品中,危害着人畜的健康.综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特点和性质、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检测方法,分析不同削减方法,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健  王睿 《印染助剂》2021,(4):I0005-I0005
在舞蹈服装实践设计工作中,科学合理地运用色彩是一项重要内容,舞蹈服装设计通常涵盖线条、色彩、材料3大元素.色彩主要起到丰富服装视觉艺术效果的作用,能够帮助舞台表演者增添个性美感,最大程度发挥舞蹈表演的文化艺术魅力,引起台下观众的情感共鸣.因此,现代服装设计师在舞蹈服装设计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色彩的合理运用,结合舞台表演的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53份自然污染真菌毒素的小麦进行制粉,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籽粒、面粉及麸皮中呕吐毒素(DON)的含量.结果显示:麸皮呕吐毒素含量最高、籽粒次之、面粉最低,说明DON在小麦籽粒中分布不是均衡的,皮层含量高,胚乳含量低;分组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小麦籽粒DON含量的增加,面粉DON含量占小麦籽粒DON含量比例逐步增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