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8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247篇
工业技术   60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的4因子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experimental design,CCD)优化了库车小白杏混菌(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乳酸发酵工艺,并采用Logistic方程建立乳酸菌生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温度为37.0 ℃,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配比为2.6:1,接种量为5.0%,发酵时间为30 h。在此条件下,杏汁中的SOD活性为309.60 U/g,感官评分为54.18分;动力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拟合度分别为0.9970、0.9913,说明拟合曲线与乳酸菌生长量和SOD活性的实验数据有很高的相关性,能很好地模拟小白杏乳酸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传统发酵鹿肉干品质和风味的缺陷,向复配发酵剂(无戊糖片球菌:木糖葡萄球菌:植物乳杆菌=2:2:1)发酵的鹿肉干加入一定量的鸡脂肪,比较不发酵不加脂、发酵不加脂和发酵加脂三组鹿肉干的营养特性和风味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感官综合分析鸡脂肪最佳添加量为2%;发酵加脂组和不发酵不加脂组L*值分别为20.13和19.67,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但a*值(7.73)和b*值(9.29)值都显著高于不发酵不加脂组a*值(1.58)和b*值(2.34)(P<0.05);发酵加脂组的水分含量(15.22%)和不发酵不加脂组(21.33%)显著高于发酵不加脂组(14.1%)(P<0.05);发酵加脂组pH(5.04)显著(P<0.05)低于不发酵不加脂组pH(5.89)和发酵不加脂组pH(5.28);发酵加脂组硬度(5071.22%)显著(P<0.05)低于不发酵不加脂组硬度(21143.94%)和发酵不加脂组硬度(10324.73%);发酵加脂组脂肪酸(7.229 mg/100 g)比不发酵不加脂组脂肪酸(2.635 mg/100 g)和发酵不加脂组脂肪酸(3.591 mg/100 g)显著增加(P<0.05);发酵加脂组氨基酸(12.218%)比不发酵不加脂组氨基酸(8.43%)和发酵不加脂组氨基酸(10.213%)显著增加(P<0.05);发酵不加脂组和发酵加脂组挥发性物质中烯烃类相对含量分别为66.06%和55.85%,差异显著(P<0.05),醛类、酸类、烷烃类含量显著相比,增加(P<0.05),而醇类和杂环化合物含量显著减少(P<0.05);综上,发酵及定量的鸡脂肪的添加对发酵鹿肉干的品质有积极影响,更加突出了发酵鹿肉干的营养特性和风味。  相似文献   
3.
为使可重构扫描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恶意仪器对传输数据的窜改和嗅探3种安全攻击的影响,提出了锁定隔离安全结构.该结构首先把彼此不具有安全威胁的仪器分成一组,通过控制隔离信号实现组与组之间的单独访问,以防止恶意仪器对传输数据的窜改和嗅探.然后通过使用锁段插入位保护关键的仪器,只有扫描网络中处于特定位置的多个键值被设置成特定值(0,1序列)时锁段插入位才能打开,能加大未经授权访问的难度.此外,为解决仪器分组多导致硬件开销大和布线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仪器分组算法,根据仪器间的安全关系构建无向图,然后对无向图求极大独立集,能有效地减少仪器分组数.在ITC 02基准电路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国际上同类方法相比,所提的安全结构打开锁段插入位所需要的时间增大了7倍,在面积、功耗和布线上的平均减少百分比分别为3.81%,9.02%和4.55%.  相似文献   
4.
针对乳腺癌数据存在的不平衡性问题,对标准的Adaboost算法进行改进,即首先引入BP神经网络,然后融合模拟退火遗传算法(SA-GA)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最后通过权重的合理分配,提出BP-GamysBoost算法。同时为验证所提出的新算法BP-GamysBoost的合理性,从UCI机器学习知识库中获取WBCD数据库,比较BP-GamysBoost算法模型与BP模型、BP-GA模型、BP-Adaboost模型的稳定性、准确率、漏诊率、灵敏度等性能指标。最终结果表明,BP-GamysBoost模型在乳腺癌数据库中运行良好,并优于其他3种算法模型。  相似文献   
5.
刘军 《建筑结构学报》2021,42(Z1):448-455
为了研究钢筋滑移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在材料层次上建立了考虑钢筋与混凝土相对滑移的修正钢筋本构模型。采用等效三段阶梯函数描述黏结应力沿黏结长度的非线性分布规律,结合钢筋双线性应力-应变关系,推导了锚固钢筋滑移和平均滑移应变的理论计算式。锚固钢筋的总应变定义为理想黏结的钢筋应变与平均滑移应变之和。分别通过屈服和极限应力对应的钢筋总应变修正弹性模量和硬化模量,进而得到间接考虑钢筋滑移的简化分段线性应力-应变关系。非锚固钢筋的滑移采用降低屈服应力和屈服应变的方法加以考虑。对于钢筋的滞回规则,采用Sakayi等修正的Menegotto-Pinto模型。将本构模型通过子程序嵌入ABAQUS软件中,基于纤维梁单元,对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非线性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建议的钢筋本构模型,数学表达形式简单且计算效率高,能够模拟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达到满足工程需要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四川晒醋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的演替及关键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本文利用国标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醋醅的理化指标和真菌群落进行了解析,同时结合真菌群落和理化因子进行冗余分析,找出影响真菌群落变化的关键理化因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的进行,醋醅的pH降低,水分、温度基本保持稳定,总酸、氨态氮含量先持续增加后保持稳定,还原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通过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四川晒醋固态发酵过程中共有9个门、299个属水平的真菌参与演替变化。毕赤酵母属(Pichia)和横梗霉属(Lichtheimia)为主要优势真菌。经过聚类分析,可将固态发酵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发酵阶段,第1~8 d;第2发酵阶段,第9~12 d;第3发酵阶段,第14~16 d)。由冗余分析结果可知,氨态氮、总酸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氨态氮、总酸与发酵第1~8 d的真菌群落呈负相关,与发酵第9~16 d的真菌群落呈正相关。该研究揭示了晒醋固态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演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掌握固态发酵过程中真菌的变化规律以及后续与风味物质的关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将从玉门原油常压渣油和委内瑞拉原油常压渣油中抽提得到的沥青质,分别在渣油体系和十氢萘体系中进行加氢反应,从加氢产物分布、杂原子脱除率、加氢后沥青质缩合程度3个方面综合考察两种沥青质在不同体系中的加氢效果。结果表明:在十氢萘体系中,沥青质加氢的轻质产物收率更高,焦炭收率更低,但杂原子脱除效果较差;在渣油体系中,沥青质加氢的焦炭收率更高,杂原子脱除效果更好,沥青质的缩合程度更高。主要原因是十氢萘对沥青质具有溶解、分散作用,且对加氢过程具有供氢作用,可以改善沥青质加氢产物的分布,并减缓沥青质的缩合趋势,减少焦炭生成;而渣油体系中重组分大分子易缩合生成焦炭,有助于硫、氮杂原子通过生成焦炭的形式脱除。  相似文献   
8.
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粘结能力和机械锚固作用是基体将荷载传递给纤维的决定因素之一,不同类型的纤维和取向在拉拔时的受力形式和破坏形式决定试件承载能力。采用单根纤维拉拔试验探究了纤维类型、取向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界面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取向的增加拔出荷载先增大后减小,在45°时拔出荷载达到最大值;随着纤维取向增加,纤维拔出时对基体破坏面积增大,纤维拔出时对于基体的破坏能力:波纹线>端勾型>直线型。由第一峰值荷载分析,波纹型钢纤维相比于直线型和端勾型钢纤维更容易脱黏。对纤维拔出时进行力学行为分析,波纹型钢纤维和端勾型钢纤维拔出过程中首先发生纤维屈服,随着荷载持续基体产生破坏,直线型钢纤维在拔出过程中最先发生纤维与基体脱黏。  相似文献   
9.
体外消化是对消化过程中生理条件的模拟,是研究食品中营养物质的有效工具。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植物次级代谢物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研究中。目前从静态的单室到动态的多室,各种各样的体外消化模型被开发出来,但各模型的技术复杂性和体内外的生理相关性不同。该文从静态、半动态、动态的角度概述了几种常见模型的起源、结构、机制及局限性的研究进展,简述了体外消化在食品中的应用,包括营养物质的消化研究和功能性食品开发、生物活性物质消化后的抗氧化性评价以及食品过敏原研究等,分析了应用中矛盾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重点强调了相似研究需求下体外消化模型应用时标准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以高油花生宇花9号和宇花14号为研究对象,以普通花生海花1号和亲本花育20号作为对照,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花生油,对花生油的感官品质、理化品质、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研究,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究花生油脂肪酸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制得的花生油均为黄色、澄清透明的液体,具有花生油固有的滋味和气味。宇花9号和宇花14号花生油酸价、碘值均显著低于亲本花育20号,酸价分别为0.08 mg/g和0.27 mg/g,碘值分别为94.20 g/100 g和93.08 g/100 g。脂肪酸检测结果表明:宇花9号、宇花14号油酸含量高,分别为42.510%和41.976%,油亚比分析结果表明宇花9号、宇花14号更耐贮藏。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花生油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亚麻酸(C18:3n3)、花生酸(C20:0)、花生一烯酸(C20:1),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且与饱和脂肪酸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综合以上分析,相对比海花1号和花育20号,推测宇花9号和宇花14号更耐储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