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经济   10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民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时下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由于受到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自身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家留给公众的整体形象并不十分良好,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阐述民营企业家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家形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良好民营企业家形象的方法、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保险代理具有一般民事代理不具有的特质,如保险代理人资格的法定、保险代理行为具有的推定与概括效力、表见代理规则的广泛适用、强行性规范的干预十分明显、代理行为中意思表示独立的限制等.保险代理行为的重要性要求法律对诸如签约阶段的保险代理行为、保险费收缴阶段的代理行为及保险理赔阶段的保险代理行为的效力进行认定,并对有过错的代理行为、无权代理行为、事实代理行为、恶意串通行为及纯属以保险代理人个人名义的投保行为的法律性质与归责原则作出具体规定,基于此,对我国现行<保险法>及相关法律作出修改,厘定保险代理法律关系,合理分配保险人、代理人、第三人的合同义务,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营业准入制度的国别效应是指国际资本、跨国投资、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贸易对不同国家或地区营业准入制度设计、调整和变化的反应程度.以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例,从静态来分析,表现为营业准入限制国的资本挤出效应和营业准入开放国的资本集聚效应;从动态来分析,则表现为营业准入限制国因制度调整而创造的投资洼地效应和营业准入开放国因制度供给过剩而产生的资本溢出效应.对欠发达国家和营业准入限制国来说,适度地对其营业准入制度进行有效的调整,选择自由、开放型营业准入制度,可以解决营业准入方面的制度不公和制度供给不足问题,进而以营业准入制度优势来换取国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论国家股持股主体的归属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股持股主体的归属问题,我国现有立法规定模糊,带来了国家股股东存在形态的混乱。多年的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运行的实践证明,国家授权现有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持股控股,是一种比较理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阜新县沙扎兰村,直到1982年还是一个人均收入不到80元的贫困村。这年10月以后,作为辽宁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综合实验基点县之一的阜新县,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派科技人员参加办点,驻进了沙扎兰村,办起了庭园经济,取得了明显效果。在阜新县被称为“沙扎兰庭园经济模式”。沙扎兰庭园经济模式的内容是:把农民原有的自留地(0.291亩/人)和饲料地(0.2亩/人)重新调整归户进园划到农民的房前屋后,允许农民圈墙修园。规定每个农园的面积为2.5亩,其中0.5亩为宅基地,2亩为庭园经济经营用地。为此,他们把全村的宅园分期分批地实行了规划,目前已有70%的农户有了自己的2.5亩小园(规划中,需要推倒的全部房屋均为土草房,统一因此,经济消耗并不大。)规划后,农民对自己的小园格外用心。我们看到,2亩小园内分别种了蔬菜,建了大棚,打了水井,栽了果树(如葡萄、山楂等)。1986年,全村庭园亩产值平均为800元左右,是一般经营的土地的5—10倍。如该村农民张树林,在自己的小园内修  相似文献   
6.
在后TRIPS时代①,TRIPS协议的弹性条款为TRIPS-递增的产生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这就为发达国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提供了合法依据.发达国家绕开WTO与某些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包含有TRIPS-递增标准的双边协定.这些协定给发展中国家施加了更高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对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亟需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对TRIPS协议做出修改以维护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营业行政许可制度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普遍行政许可--改革开放时期的严格行政许可--2003年以后的例外行政许可"三大制度变迁阶段.选择并不断完善例外主义营业行政许可的制度范式,有利于建立我国未来自由、开放型营业准入制度,切实维护民事主体的营业自由权利,充分释放投资主体和营业主体的营业潜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保险合同成立的时间--兼论保险费交付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合同的成立一般应以保险人对投保人的投保要约作出承保的意思表示为标志,但在保险人或保险代理人接受投保人的投保单并收取保险费而未即时向投保人出具保险单的情况下,投保人交付保险费性质与效力的断定对确定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有其重要的法律意义。本文作者认为从“无合同则无义务”的一般合同规则出发,推定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符合保险合同的最大诚信原则,更有利于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安全和社会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9.
肖海军 《企业家天地》2012,(12):135-135
国务院出台《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来,作为市场经济中技术创新最活跃、最直接的主体——企业如何响应国家号召并付诸实践,是知识产权学者面临的重要而现实的课题。杨志祥副教授所著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法律保护制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一书站在企业微观层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该书选题切合实际,以国家和地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大背景,围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保护中技术创新的现实需要,比较系统地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股转债”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转债”作为国有股减持的主要路径之一,集中反映着国有股持股主体由公司之股东变为公司与新股东之债权人这一身份的变化,对国有股持股主体和公司重组后之新股东均是利好的一种国有股流转方案。但股转债过程中有关国有债务的清偿主体及公司新股东之短期行为的约束,需要立法予以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