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6篇
文化教育   387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绝大部分与城市的发展有关。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当下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城市形象传播的作用日趋重要、方式呈现多样化。但其中不乏出现了一系列的值得分析和解决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与传播的关系密不可分。以网络为媒介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是加深了城市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大众媒介所构造的"拟态环境"相较于以往能够更加真实地再现实体城市。传统的实体城市与新媒介所营造的虚拟城市正在呈现高度融合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形象传播也突破了传统的陈旧模式,呈现出各种传播形式相互融合的传播态势。现如今,城市形象传播已经成为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议题,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就是城市文本研究。要说到城市文本,就不能不提到文本。那些能够帮助人们生产出自身、社会、信念及其附属意义的客体都可以视为文本。例如:媒体文本。文本是意义的载体。而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城市就不仅仅是一种地理性的空间实体,它还是一系列以时空为载体的抽象符号。城市文本产生于城市,存在于城市,它在时间上呈现着稳定性和周期性并能够帮助人们生产出关于自身、社会和信念的意义的客体。城市文本在我们所身处的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空间的组成,也是意识空间的再现。这一点它与媒介文本的绝对再现性不尽相同,因为城市文本既是一个个物质性的载体,也是一系列意义的集合,同时还是我们研究城市形象传播、研究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对象和素材。本文希望从城市形象传播的视野入手,参考以往的城市传播理论和城市文本研究理论,对不同类型的城市文本进行分门别类地探讨,并结合广告的作用理论来解释城市文本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分析总结后对这些城市文本的更新策略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与见解。最后,本文将从城市形象传播的视野出发,探究城市文本与城市形象传播之间的联系。针对当下与城市形象传播相关的一些现实问题,例如,城市文化价值的突显、城市文化原型的表达、城市形象品牌塑造、旧城改造等问题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城市文本更新策略,为城市文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2.
3.
叙事性文本是对现实世界的记录,也是人文学者的研究对象与基础,对叙事性文本的阐释更是人文学术研究的基本任务。随着数字人文的发展,人文学者对远距离阅读与策略型阅读的需求与日俱增。作为构成叙事性文本的基本单元,事件和情节是文本解读的重点。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文学者阅读需求的转变,建构叙事性文本智慧数据,支撑数字人文研究,以情节为视角,以事件为基础,对广泛存在的叙事性文本进行深层次语义表示与结构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但现阶段较为成熟的文本表示方法更适用于结构相对清晰、统一的科学文本,不能很好地表示叙事性文本中存在的复杂叙事结构,因此,以知识表示与知识组织为出发点,构建符合叙事性文本特征的语义结构化表示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叙事学基本理论与概念,以及事件知识表示、事件本体与叙事本体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叙事文本中存在的事件、事件间关系进行语义建模与表示,同时完善了对情节的定义,构建了基于事件的情节本体EBPO,提出了叙事性文本的"层次-网络"结构模型,用以实现对叙事性文本的语义结构化表示。初步标注的实验结果表明,借助情节本体及结构模型,可以实现对叙事性文本的语义结构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国出口塑料大米"事件在微博中引发激烈探讨。本文以框架理论做基础,以该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为内容指导,浅谈国家应当如何加强网络虚假新闻的管理。研究认为造成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首先,互联网新闻信息提供商许可审查制度的欠缺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其次,新闻的预先审查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虚假新闻肆意传播。再次,监管部门之间合作不到位,导致对虚假新闻监管力度不够。因此国家应当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来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的精神需求愈来愈受到重视,在中国人大批出国旅游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外国游客涌入中国。湖南作为曾经的"长沙国"地区,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景,自然也受到了大量外国游客的青睐。景区对外宣传文案的英译质量是吸引外国人兴趣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章从视域融合的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各地旅游文本的英译方法和经验,分析了近年来出现在湖湘旅游外宣文本的典型错误,探究了湖湘文化旅游外宣文本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关键词自动抽取常以候选词的出现频次、位置等非语义信息构建特征,并未考虑关键词在学术文献中承担的特定语义角色,即词汇功能。通过对现有数据统计,本文发现作者标注关键词中约有67.99%是研究问题或研究方法词。因此,本文将关键词的词汇功能分为三类:“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其他”,在传统的词频特征以及位置特征基础上,融合词汇功能特征,使用计算机领域的学术文献基于分类和排序两种思想进行关键词抽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融合词汇功能后,关键词抽取效果得到明显提升。相较于基准实验,二分类模型的准确率Acc和F值分别相对提升24.63%和25.19%,达到了0.840和0.666;排序模型的MAP、NDCG@5和P@5分别相对提升168.32%、189.50%和148.30%,提升至0.813、0.828和0.447,证明了学术文献词汇功能特征在关键词自动抽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9,(7):16-24
依照社会文化的体裁规定,新闻文本只要不被证伪,就可被视为真实的,因此,新闻求真问题,就可以从新闻生产视角关注"新闻如何为真"转变为在新闻收受视野下探讨"新闻何以为假"。通过观察假新闻何以为"假",一来可以反推出新闻如何为真的行为路径,进而为新闻求真实践提供一些可行的操作建议;二来,也便于我们从新闻收受视角认知符合论、融贯论与社群真知论三种求真路径之于新闻证伪的作用机理。基于对《新闻记者》"年度十大假新闻"(2008-2018)何以为"假"的原因分析,本文发现:文本不融贯,是新闻被质疑为假的基本线索;社群不认同,是新闻被证明为假的重要依据;事实不符合,则是新闻被判定为假的结果体现。  相似文献   
8.
弹幕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视频伴随文本,深受年轻一代网民青睐,成为网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学界关注。近十年来,对弹幕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弹幕源起与发展、弹幕语言分类与特点、弹幕语言规范路径等方面。研究认为,弹幕语言具有语义表达碎片化、语音谐音空耳化、词汇来源多元化、用词过度随意化等特点,正负功能兼有,应从应用者的网络媒介素养、平台方的技术提升与责任强化、管理部门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予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网络招聘文本技能信息自动抽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网络招聘文本手工抽取技能信息无法满足大数据量分析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大量网络招聘文本的技能信息自动抽取方法。[方法/过程]根据网络招聘文本的特点,利用依存句法分析选取候选技能,然后提出领域相关性指标衡量候选技能,将其融入传统的术语抽取方法之中,形成一种网络招聘文本技能信息自动抽取方法。[结果/结论]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从网络招聘文本中自动、快速、准确地抽取技能信息。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专注于技术与渠道开发、点击量与转发率提高的当下,对新闻文本进行持续关注和研究的做法并不多见。自去年以来,大众日报政教新闻采编中心坚持定时集体学习优秀新闻作品,对采编队伍尤其是年轻记者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本刊摘登他们的学习讨论内容,希望对媒体同仁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