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2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证候要素组合与分布规律。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获取49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四诊资料,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证候要素,确定症状贡献度,建立诊断阈值,通过阈值辨证结果,分析本病证候要素组合与分布规律。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在气虚、气滞、血瘀、痰浊、阴虚、火热等证候要素,可有单一证候要素、2个证候要素、3个证候要素、4个证侯要素及4个以上证候要素组合类型,气虚、气滞、痰浊在本病证候要素总体分布及组合分布中出现频率较高。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病机特点为气虚为本,气滞、痰浊为标,临床应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92.
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调查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制定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调查表,为进一步的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预调查结果,编制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信息专家问卷,向全国30名专家发放问卷调查并进行问卷分析。结果:专家对该课题的积极系数比较高,经过统计分析筛选出了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指标并进行了量化分级。结论:采用文献调研和德尔菲评价法(Delph i法)可以构建中医证候调查表,为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3.
痹痿辨析论     
痹病和痿病是中医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两类疾病 ,可以囊括现代医学里的很多病种。其二者的临床表现、证候特征及发展演变有诸多相似之处 ,在某些医师的实践诊疗过程中往往不能透察明晰 ,称痹为痿 ,或称痿为痹。这种对疾病本质认识上的含糊不清会影响对患者的正确处方用药 ,而导致治疗上的错误 ,延误病情。为能更好地认识此两类疾病 ,笔者现将其二者做一辨析 ,阐述如下以飨读者 :1 病名溯源当分为二痹、痿两病 ,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为之设专文二篇“痹论”、“痿论” ,《灵枢》中也有专文“周痹” ,并散载于《内经》其他篇 ,广泛地…  相似文献   
94.
李彦霞  袁国强 《中医杂志》2012,53(20):1795-1796
从中医脉络学说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病理机制,提出宗气亏虚、肺络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痰热互结是本病的重要病理环节;补肺益气、清热化痰、化瘀通络是该病基本治疗法则.对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防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滋养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各半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通心络(TXL)组、阿托伐他汀(ATO)组、阿司匹林(ASP)组、金三角(ATS)[1]组,各12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家兔均实施单侧颈动脉硅胶管包裹术复合高脂饲料喂养,TXL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灌胃,ATO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ASP组给予阿司匹林12 mg·kg-1·d-1灌胃,ATS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kg-1·d-1加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加阿司匹林12 mg·kg-1·d-1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HE染色观察颈动脉内中膜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颈动脉外膜CD34表达情况;微球检测颈动脉微血管血流量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颈动脉组织中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减弱(P<0.01,P<0.05)。与其他用药组比较,ATS组VEGF、VEGFR-2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微血管血流量明显减弱(P<0.01,P<0.05)。与ASP组比较,TXL组、ATO组VEGFR-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ATO组微血管血流量减少明显(P<0.05)。TXL组与ATO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VEGFR-2基因和VEGF蛋白表达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CD34表达减少。结论 "ATS"方案有助于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VEGF、VEGFR-2表达,抑制血管外膜滋养血管新生,减少促炎物质进入血管中膜、内膜,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腮腺内直接注射用药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e,SS)的疗效与作用机制,验证局部注射用药对已遭免疫反应破坏的腮腺腺体形态结构的修复和未损腺泡保护作用以及腮腺分泌唾液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已确诊为SS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用相同剂量的中成药润燥灵胶囊治疗,治疗组加直接腮腺内注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腮腺结构、形态学表现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在形态结构上的变化有显著差异(t=1.67,P<0.01),两组分泌唾液的功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1,P<0.001)。结论腮腺内直接注射药物治疗能够修复免疫性炎症浸润但腺体尚未彻底破坏的腮腺腺泡和导管,能有效改善腮腺分泌唾液的功能。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肌炎灵胶囊对多发性肌炎动物模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豚鼠肌浆球蛋白多点免疫Lewis大鼠造成肌炎模型,在此基础上给药,观察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ENA多肽抗体、淋巴细胞增殖情况,且和强的松对照.结果:肌炎灵可以显著抑制大鼠血清特异性抗体含量,抑制由Myosin和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同强的松一样,肌炎灵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起抑制作用,以此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98.
"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前言“脉络-血管系统病”概念是基于中医学对“脉”的论述,探讨脉络病变与血管病变相关性而提出。《内经》记载:“若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可见中医对“脉”的认识基于解剖学的发展,在形态学上与西医学血管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缩宫素预收缩的妊娠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模型,观察累积加入不同水平的牛磺酸对缩宫素诱导的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妊娠期、足月临产小鼠子宫平滑肌中牛磺酸水平变化.结果 牛磺酸(5×10-3~4×10-2 mol/L)对缩宫素(0.005 U/L)诱导的妊娠期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其平均最大抑制效应(Emax)值为(40.72±3.69)%;牛磺酸选择性转运抑制剂β-丙氨酸(7×10-2 mol/L)竞争性拮抗牛磺酸对妊娠期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抑制作用.牛磺酸(5×10-3~4×10-3 mol/L)对未孕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也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弱于妊娠组,Emax值为(26.63±3.58)%.妊娠期小鼠子宫平滑肌中牛磺酸水平自中孕期开始显著降低,晚孕期后则逐渐回升.结论 牛磺酸可能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介导的胞外Ca2+内流对孕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舒张性心衰(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患者生活质量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D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贝那普利10mg、1/d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2/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3/d口服。分别于治疗1个月与6个月时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在1个月、6个月时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7%与87.7%,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68%,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个月、6个月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口唇紫绀、咳吐稀白痰除外)、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浆NT-proBN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有效改善DHF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