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4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医药卫生   357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TMD)技术介导小鼠肝癌细胞株Hca-P JNK1基因的表达以及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方法构建并鉴定pCDNA3.1-JNK1载体。将小鼠肝癌细胞株Hca-P分组如下:A组(空白对照组),B组(质粒组),C组(脂质体+质粒组),D组(超声微泡+质粒+超声辐照组),E组(脂质体+超声微泡+质粒+超声辐照组)。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转染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JNK1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以CCK-8法检测5组细胞的细胞活性,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JNK1载体。各组转染率比较:E组均大于B、C、D组(P均0.05),C、D组转染率均高于B组(P均0.05),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JN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E组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均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 UTMD技术结合脂质体转染法可以提高pCDNA3.1-JNK1载体转染小鼠肝癌细胞株Hca-P的效率,加大基因JNK1表达的上调幅度,增强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92.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因"体检发现胰头肿物6月余"于2017年3月26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体检彩超、CT发现胰头肿物,无症状,未治疗,1周前复查胰腺CT平扫加增强示(图1):胰颈部动脉期可见类圆形明显均匀强化影,边缘清晰,大小约2.4cm×2.7cm×2.3cm,考虑胰颈部占位入院。既往体健。查体无阳性体征。入院后肝功、离子、肾功、血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靶向破坏微泡 (UTMD) 技术介导小鼠肝癌细胞株JNK1基因的表达、细胞迁移和侵袭抑制的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并筛选RNA干扰效果最好的短发夹RNA(shRNA)。将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分为正常Hca-F细胞组、shRNA质粒组、脂质体组、超声微泡结合超声辐照组及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转染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JNK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性,应用Transwell 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结果: 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细胞转染率高于shRNA质粒组、脂质体组和超声微泡结合超声辐照组(均P<0.05),脂质体组和超声微泡结合超声辐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JN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5);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细胞活性和平均穿膜细胞数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UTMD技术结合脂质体转染法可以提高小鼠肝癌细胞株JNK1 shRNA的转染效率,增强其对基因表达、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  相似文献   
94.
有时做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心肌缺血(如出现典型的ST-T改变),但患者的症状却未必明显,于是人们会好奇:什么是心肌缺血,本病是否严重? 什么是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死或者猝死。  相似文献   
95.
小核糖核酸病毒作为重要的感染性病原体,其在基因突变和重组的驱动下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变异性,可感染从低等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等多种宿主,包括人类、非人灵长类动物、啮齿动物、蝙蝠、鸟类等。近年来,由新发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受到公共卫生领域的广泛关注。鉴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种类的高度多样性,许多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家族成员。目前,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小核糖核酸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及其遗传多样性特征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围绕小核糖核酸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类学以及可能引起人兽共患病的病毒属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
我院自 1995年 2 0 0 2年联合应用 6 5 4 2与多巴胺加综合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心衰患者 5 0例 ,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一、临床资料 :本文 5 0例均符合WHO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 ,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10年~ 30年 ,均以急性发作入院。临床表现以咳、痰、喘为主且伴有面色紫绀 ,肝脾大 ,下肢水肿等。心电图示 :(1)窦性心动过速 ;(2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3)右房肥大。二、治疗方法 :在采用吸氧、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解痉平喘剂及强心剂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6 5 4 2、多巴胺(5 %葡萄糖液 2 5 0ml+6 5 4 2 10mg +多巴胺 2 0m…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床上渐进康复运动训练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8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恢复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在传统恢复治疗方法基础上采取床上渐进康复运动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开始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3.3±1.1)h、(62.1±2.1)h、(81.7±2.7)h、(8.52±5.20)d,均短于对照组的(51.8±2.7)h、(87.1±3.7)h、(100.3±2.1)h、(11.15±5.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患者采取床上渐进康复运动训练干预,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波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康复训练,研究组术后联合使用康复训练与空气压力波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肿胀、髋关节功能等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VAS法评分、患肢肿胀程度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法评分、患肢肿胀程度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为26.67%,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两组Harris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联用康复训练与空气压力波治疗有利于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髋关节恢复效果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H2单体型对中国老年汉族患者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入选北京万寿路地区服用阿司匹林老年汉族患者431例,使用美国Sequenom系统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对P2Y12H1/H2单体型进行鉴定。采用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光比浊和血栓弹力图法、二磷酸腺苷诱导的光比浊和血栓弹力图法、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CD62P等血小板功能检测,对P2Y12H2单体型与血小板计数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功能进一步行相关分析。结果 431例患者中,P2Y12H1/H1基因型285例,H1/H2基因型136例,H2/H2基因型10例。H1/H1、H1/H2、H2/H2基因型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16.09±58.76)×109/L,(195.06±55.16)×109/L,(164.90±46.1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1/H2+H2/H2与H1/H1比较,经年龄、性别校正后,多因素回归分析仍提示血小板计数与H2相关联(P=0.005)。结论 P2Y12H2单体型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无明显影响。携带P2Y12H2单体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H1型患者,提示P2Y12H2单体型可能是正常人群血小板计数低下的一个基因学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