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生物科学   3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乌毛蕨科3种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培养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乌毛蕨科(Blechnacea)具代表性的3个种,即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 L.)、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 (L.F)Smith)和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 (Hook)J.Sm)的配子体发育全过程,附特征性结构照片37幅。实验结果基本支持秦仁昌主要依据孢子体形态的分类观点。为乌毛蕨科的研究积累了配子体发育方面的详实资料。  相似文献   
92.
以l-dopa为底物,研究了白首乌提取物的酪氨酸酶活性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白首乌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显著,可使酶促反应进程出现较长迟滞期,稳态酶活力缓慢下降。白首乌提取物终浓度80.0μg/mL时,迟滞时间为626 s,稳态酶活力相对维生素C抑制率为56.25%。白首乌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为可逆的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93.
利用肽扫描技术对4株IBDV VP3的单克隆抗体(HRB-3F、HRB-7B、HRB-7C和HRB-10E)的抗原表位进行了研究.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鉴定,将HRB-3F和HRB-7B的抗原表位定位于VP3 109~119 aa(位于IB-DV聚合蛋白的864~874 aa),HRB-7C和HRB-10E的抗原表位定位于VP3 177~190 aa(位于IBDV聚合蛋白的932~945 aa).进一步检测其反应原性及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这两个表位均能与抗IBDV阳性血清反应.将这两个表位短肽免疫BALB/c小鼠,其血清可以和IBDV反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与D6948、HK46和UK661等多株IBDV相应区域的同源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这两个表位在多种毒株中同源性为100%.通过IBDV VP3抗原表位的研究,筛出两个新的保守线性表位并进行精确定位,对进一步分析IBDV结构与功能以及建立以表位为基础的抗原抗体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er)雄花和花序轴为外植体,在11种培养基(表1)上诱导愈伤组织,在8种培养基(表2)上诱导芽分化,在5种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为1/2MS,表3)上诱导根分化,得到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95.
为了观察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病人血清对培养的胚胎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轴突的影响,直接、动态观察致病因素对轴突的损害程度。我们分离了胚胎大鼠脊髓腹侧组织,制备成细胞悬液在体外进行原代培养,应用抗非磷酸化神经微丝单克隆抗体SMI-32对培养细胞染色鉴定为运动神经元。培养6天时给予25%浓度AMAN病人血清进行干预,血清中检测有致病型空肠弯曲菌(Cj)PennerO:19型脂多糖抗体存在,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组。观察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变化,并经Guillery Shirra及Webster法进行变性纤维染色。结果表明AMAN病人血清干预9h可引起培养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变性,嗜银性增加并染为棕黑色;干预12h,胞体开始肿胀,核偏移,胞浆内有银颗粒的沉积,最终培养神经元在16h开始死亡。对照组神经元生长无变化。我们认为AMAN病人血清中含有致病成分,可引起运动神经元轴突变性和继发性胞体改变,最终神经元死亡。推测这种损害在无补体和巨噬细胞参与下,抗PennerO:19型Cj脂多糖抗体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且的探索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获取高纯度的神经干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E15天小鼠胚脑皮质,制成单细胞悬液,在bFGF和B27存在的培养基中培养扩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结果培养的部分细胞在B27和bFGF存在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可以在体外分裂增殖,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在撤出B27和bFGF的有血清培养基中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分化。结论小鼠胚脑皮质存在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在体外稳定培养、传代并自然分化,为细胞替代治疗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97.
目的:对绿生元复合生物添加剂、单株好氧芽胞杆菌饲料添加剂对童子鸡的饲喂效果进行了考察。方法,实验分成三组,在全价饲料中各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一组加入单株好氧菌的生物饲料添加刑;二组加入绿生元复合生物添加剂;三组加入抗生素既对照组。每组饲养1400只鸡,添加剂量各为0.1%。从一日龄喂养开始到十周龄结束。结果:一、二、三组死亡率分别为12.5%、8.07%、12.43%;料重比分别为2.587、2.523、2.609。增重成绩对比,实验一、二组相对抗生素组分别是104.6%、108.1%(抗生素组为100%)。结论:绿生元复合生物饲料有明显的促生长效果,增强鸡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8.
吴深基  赵璐 《动物学杂志》2021,56(5):746-755
黑素皮质素1受体基因(mc1r)是控制动物色素合成的重要基因,为探讨mc1r基因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色变异的关系,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虹鳟mc1r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该基因在野生型虹鳟(虹鳟)和黄色突变型虹鳟(金鳟)体色发生不同时期(从受精期至12月龄)及成鱼背部皮肤、腹部皮肤、背部肌肉、腹部肌肉、眼、脑、鳃、中肾、头肾、肠、肝、脾和心13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mc1r基因序列全长为4 518 bp,开放阅读框1 017 bp,编码33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虹鳟Mc1r蛋白具有7TM_GPCR_Srsx结构域。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c1r蛋白序列在鱼类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qRT-PCR结果表明,mc1r基因在虹鳟与金鳟的受精期就开始表达,且在受精期至桑葚期胚胎的表达量高于胚胎后期;mc1r基因在虹鳟与金鳟相同时期表达比较结果显示,该基因在受精期、4细胞期、16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期、体节期、1日龄、3日龄、7日龄胚胎或个体以及1月龄、2月龄、3月龄和6月龄背部皮肤中的表达均差异显著(P 0.05);mc1r基因在12月龄虹鳟和金鳟的1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该基因在虹鳟与金鳟的背部皮肤、腹部皮肤和脑中的表达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0.05),且虹鳟背部皮肤中该基因的表达量高于金鳟背部皮肤(P 0.05)。以上结果表明,mc1r基因可能与虹鳟体色变异密切相关。本研究可为后期进一步深入阐明虹鳟体色变异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
森林群落的构建过程及其内在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植物功能性状是指能够代表植物的生活史策略,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响应的一系列植物属性。通过植物功能性状的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有助于推测群落的构建过程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以吉林蛟河21.12hm2温带针阔混交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集并测量了样地内34种木本植物的6种不同的功能性状。以20m×20m的样方为研究单元,通过计算平均成对性状距离指数(mean pairwise trait distance;PW)和平均最近邻体性状距离指数(mean nearest neighbor trait distance;NN)来探讨群落中单个性状和综合性状的分布格局。同时结合地形因子采用回归分析探讨功能性状的分布格局对局域生境变化的响应。基于PW的结果显示:单个性状中除叶面积外,其余性状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多于离散分布;基于NN的结果显示:除叶面积和最大树高外,其余性状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多于离散分布。此外,由6种单个性状组成的综合性状的分布格局同样为聚集分布多于离散分布。基于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森林群落中功能性状的分布格局受到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因素的显著影响,而凹凸度的影响则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包括环境过滤和生物相互作用的非随机过程能够影响温带针阔混交林的群落构建过程,中性过程对该区域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其产量占全国谷物总产量三分之一左右,在国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玉米生长过程中受多种病害侵扰,其中穗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导致的常见病害,目前已鉴定出40余种可诱发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穗腐病不仅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也导致籽粒品质严重下降,病原微生物所产生次生毒素更是危及人畜安全。目前穗腐病防治以化学方法为主,但是因此所造成的种植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选育抗性品种成为防控玉米穗腐病最经济和安全有效的方法。玉米穗腐病抗性属于典型数量性状,国内外已有多个研究组通过建立玉米穗腐病抗性研究体系,开展玉米群体大规模穗腐病抗性鉴定工作,并筛选出一批抗病材料,这为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改良奠定了材料基础。利用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等方法在玉米 1~10号染色体均检测到显著相关位点。尽管如此,玉米穗腐病抗性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实例较少,生产上仍然缺乏综合性状优良且高抗穗腐病的玉米品种。这一方面是由于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机制十分复杂、抗性基因克隆工作进展缓慢;另一方面为缺乏对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未有效开发分子标记用于分子育种所致。通过综述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汇总已定位QTL位点和显著关联SNP,构建一致性图谱和鉴定出定位热点区间,并进一步对比分析定位区间候选基因特征和转录组、代谢组研究进展,对促进玉米穗腐病抗性机制研究和玉米抗性育种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