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2篇
地球科学   1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地震构造是强震发生的必要基础,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与构造密切相关。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不仅与震中周围构造有关,而且与孕震区所在的整个构造带有关。这就表明整个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与未来强震都有关联,因此,我们在做测震学参数异常预测地震时,必须考虑整个构造带的地震活动。过去我们常以震中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资料来做测震学参数的异常分析,可能会丢失部分信息。本文进行了地震构造分区和构造单元的划分,把加卸载响应比参数和张家口一渤海边界带有机结合,对基于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加卸载响应比参数在海城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预测效果很好。这种方法对边界带的地震危险性判定有某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
本文根据地震P波初动资料,使用中国地震局推广的“基于GIS地震分析预报系统”提供的用地震初动符号求解震源机制的方法,求解了2002年4月30日营口~海城震群中4个ML≥3.0地震的单个震源机制解,同时用59个地震和213个P波初动资料,得到该区小震综合断层面解,并将其结果与1999年11月29日岫岩-海城MN5.4地震序列中4级以上的震源机制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3.
根据已知的活动断层和地震机制资料,取断裂带为弹塑性材料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计算断层应力场。应用库伦-纳维强度理论作为断裂带上各单元应力释放可能性的判据,在计算过程的每一时间增量步中都可能伴随有某些单元释放应力。以此方法模拟断层应力场的变化和调整过程,根据单元应力调整图象,判断未来应力释放潜伏区。以未来应力释放区的应力圆半径和体积分别与历史上释放过最大应力强度的区域的应力圆半径和体积的比值联合作为估算未来应力释放强弱等级的判据  相似文献   
94.
地幔瑞利面波的频散和衰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世界标准地震台网(WWSSN)29个台记录的渤海地震(1969年7月18日,Ms=7.4)、炉霍地震(1973年2月6日,Ms=7.9)、海城地震(1975年2月4日,Ms=7.3)的长周期瑞利面波R1、R2、R3,测定了40-250秒周期内R2波群速度,45-200秒周期内经地球大圆路径的瑞利面波衰减系数和Q值,并讨论了地幔瑞利面波频散和衰减特征以及与区域构造间可能的联系。  相似文献   
95.
余震震源机制变化的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震以后,跟随着一系列的余震,其震源机制有的和主震一致,有的则大不一样,这表现在P波初动的反向,反应了震源应力场的变化。 余震震源机制变化的原因,既不是岩块的错动过头,也不是液体流出的下陷,而是发生大震的滑动岩块对其前后邻接岩块产生的转换应力场所引起的剪切破裂。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海城MS7.3地震震源机制、余震分布和MS5.6地震震源位置变化的分析认为,海城MS7.3地震震后产生的Coulomb静应力变化可能是这次地震的主要力源,并结合震区地壳的地球物理性质和这次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对这次地震的发震过程和邻近地区的地震形势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
海城7.3级地震震源环境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良玉  李平 《地震地质》1997,19(2):46-147
根据地学断面资料建立地壳结构模型,以精密水准测量数据为检验标准,在水平力和垂直力为边界力学条件下,对海城地震区震前地壳内部的构造应力场用二维线弹性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设计了3种受力方案,分析了模拟计算结果,结合震源机制解等实际资料,选出最佳方案模型,讨论了海城7.3级地震前震源的力学和构造环境及应力场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98.
将震源附近的特殊地壳构造区简化为二类模型.它们具有异常的密度、波速和一定的几何尺度.依据双力偶点源模型下远场垂直向 P 和 SH 波位移公式和由本文模型推导的反射系数、辐射花样和走时差计算式,分别计算了远场 P 和 SH 波理论图.结果表明,若近源特殊构造的密度、波速值小于地壳平均值(模型Ⅰ),则它对远场地震图的影响可以忽略;反之,若特殊构造介质参数值大于震源区平均值(模型Ⅱ)。则它在一定情况下对远场地震图有较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在以往的工作中均被忽视了.  相似文献   
99.
中国海城地震与地壳上地幔异常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海城及其邻区深部地球物理方法的综合探测,不仅揭示了海城地震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存在若干引人注目的异常,而且还发现震源分布与这些异常的某些特殊部位密切相关.本文论述了震源与异常的关系,并对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0.
继海震5.6级地震以后,于2000年元月12日灾海城、岫岩交界处发生了5.1级地震,震中烈度为VII度。本文就这次地震的特点和震灾损失作了阐述,这次地震所造成的损失为2651.84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