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62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独活凝胶贴膏穴位贴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家兔的药物代谢动力学(PK)与药物效应动力学(PD).方法 取10只健康新西兰雌性家兔,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8只家兔肩胛区注射卵清蛋白佐剂构建R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凝胶贴膏)和穴位给药组(独活凝胶贴膏),各4只.采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对模型家兔的关节腔液...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肾衰Ⅱ号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NF-κB/TNF-α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微炎症状态、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ablation/infarction,A/I)肾切除法制作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肾衰Ⅱ号方组,每组14只,另设假手术组14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测定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采用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RT-PCR测定TNF-αm 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Cr、BUN水平明显升高,CCr明显降低(P0.01),左肾质量/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肾脏皮质、髓质p-NF-κB p65、NF-κB p65及TNF-α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衰Ⅱ号方组、西药对照组SCr、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CCr明显升高(P0.01),左肾质量/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肾衰Ⅱ号方组在改善肾功能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肾衰Ⅱ号方组、西药对照组肾脏皮质、髓质p-NF-κB p65、NF-κB p65及TNF-α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肾衰Ⅱ号方组下调NF-κB/TNF-α信号通路表达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肾衰Ⅱ号方可能通过下调NF-κB/TNF-α信号通路的表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微炎症状态,减轻肾间质纤维化,达到延缓肾功能减退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膜性小泡,分布于多种体液,包括外周血、尿液、唾液等.目前多步差速离心是较为有效的外泌体提取方法.外泌体来源多样,可来自各种类型细胞,携带其来源细胞的蛋白质及核酸,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在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等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引起50岁以上人群严重视力障碍的主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AMD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最新研究表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能与AMD的发生有关,RPE细胞通过外泌体释放的αB晶体蛋白等相关蛋白的增加可能导致玻璃膜疣的形成,氧化应激下的外泌体蛋白参与了RPE细胞的凋亡和存活.外泌体中的补体调节因子CD46、CD59通过损伤外层视网膜及Bruch膜参与AMD病程的进展.此外,RPE细胞的外泌体可能与脉络膜血管生成有关.随着对外泌体的深入研究,未来可能为AMD的诊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4.
95.
[主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证治规律临床资料。[资料来源]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案室,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合并LDVT恶性肿瘤患者病历。[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研究类型:临床观察。②研究对象: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或未经病理诊断,但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或者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院期间均采用中药汤剂口服进行治疗;同一患者反复入院症状发生变化时重复纳入,无明显变化时仅纳入第一次入院情况。③诊断分型:气滞血瘀型:患肢肿胀,皮温略高,局部皮肤暗紫,情志抑郁,善太息,时有胸胁胀闷,纳差,嗳气,小便不利,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细涩。脾虚湿困型:患肢浮肿,活动后加重,神疲乏力,皮色略暗,时有腹部隐痛,纳差,小便不利,舌淡,可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④评价指标:ZPS评分、有效率、死亡率。共23例住院合并LDVT恶性肿瘤患者原始病历。[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合并LDVT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表现、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时的功能状态(Performance Status)进行评分。疗效判定:参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功能状态:采用Zubrud-ECOG-WHO(ZPS,5分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Fisher确切概率法(Fisher’s exact test)对其与中医证型及ZPS评分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临床症状频率计算,以症状出现频次排列。[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以重度浮肿、面色少华、乏力、纳差、舌淡、情志抑郁、腹部隐痛、善太息等出现频次依次排列。根据合并LDVT的恶性肿瘤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23例患者经辨证分为气滞血瘀证12例和脾虚湿困证11例。气滞血瘀证症状改善优于脾虚湿困证(P<0.05)。中医证型与死亡率没有明显相关性(P=0.069>0.05),ZPS<3分死亡率较ZPS≥3分低(P=0.017<0.05)。从临床症状、体征、恶性肿瘤的转移及ZPS评分情况来分析,脾虚湿困证患者的症状重于气滞血瘀证患者,转移率较后者高,患者的功能状态也劣于后者,故其临床治疗的缓解率低,且不论死亡率较后者高。[未来展望]中医药对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作用显著,尤其对实证为主的气滞血瘀证疗效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但其分型和治疗的规范化仍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03年至2007年全国32个肿瘤登记点女性乳腺癌合计发病率为41.64/10万,居女性癌症发病的第一位。乳腺癌患者经过手术、放化疗后,病情趋于稳定,进入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由于身心创伤较大而常伴发焦虑抑郁症状,已成为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之一。尽早发现和治疗,对患者的心身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针刺治疗乳腺癌伴发的焦虑抑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我科自 1999年以来采用电灼干髓法一次性干髓治疗各类牙髓炎 35 2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确诊为牙髓炎并拟定干髓治疗的患者 35 2例 .其中急性牙髓炎 32例 ( 9% ) ;慢性溃疡型牙髓炎 81例( 2 3% ) ;慢性增生型牙髓炎 10 1例 ( 2 9% ) ;慢性闭锁型牙髓炎92例 ( 2 6 % ) ;深龋治疗去腐未净露髓 46例 ( 13% )。2 .材料 XH 1型高频电刀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华志厂生产 )电压 2 2 0V ,电流强度 10 0mA~ 5 0 0mA。3.方法 常规开扩洞形 ,去净腐质 ,充分暴露穿髓孔 ;选用粗细及弯曲度适中的电刀 ,置于…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消白方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加用消白方汤剂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总胆固醇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和血总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一体化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消白方中药汤剂口服可以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总体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
吴一霄  刘荣君  徐芳  杨婧  陈骏萍 《浙江医学》2018,40(23):2557-2560
目的观察双次呼吸暂停法对支气管封堵导管(BB)用于单肺通气(OLV)时肺萎陷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胸腔镜下单侧肺大泡修补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呼吸暂停组(D组)、双次呼吸暂停组(B组)和持续负压吸引组(S组),每组20例。D组于OLV前,BB导管气囊抽气并暂停呼吸60s;B组于OLV前和胸膜打开即刻,行两次呼吸暂停,方法同D组。S组以-30cmH2O压力行持续负压吸引。记录OLV开始后3、6和9min时的肺萎陷质量评分;开始OLV至胸膜打开所消耗的时间;开始OLV至完全肺萎陷所消耗的时间。记录术中发生低氧血症及BB导管移位的例数。结果OLV开始3min时,B组肺萎陷评分高于D组(P<0.05),S组低于D组和B组(P<0.05或0.01);6、9min时,B组和S组均高于D组(P<0.05或0.01),S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从开始OLV到胸膜打开所消耗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从开始OLV到完全肺萎陷所消耗的时间,B组和S组均少于D组(P<0.05或0.01);B组和S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的低氧血症、使用持续正压通气及导管移位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BB导管应用于OLV时,双次呼吸暂停法与持续负压吸引法在改善肺萎陷质量和加速肺萎陷方面效果相当,且均优于单次呼吸暂停法。  相似文献   
100.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清除试验是临床上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准确而实用的一种检查方法,近年来该试验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可实时、无创检测肝脏功能,通过测定ICGR15指标来协助医务人员快速、全面了解患者肝脏受损的严重程度,对各种肝病进行早期诊断筛查、早期警示肝功能不全或隐匿性肝脏疾病、早期判断预后。该试验相对于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等化验指标、Child-Pugh评分更具有优越性和科学性,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或手术方案的建立以及治疗效果的评判,因此在肝脏疾病的诊疗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对ICG清除试验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