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罗湘  史艳侠  李志铭 《癌症》2010,29(6):585-590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Androgen receptor(AR) i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reast cancer,but its role is not clearly defined.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A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opathologic parameters i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negative estrogen receptor,negative progesterone receptor,and negative Her-2).Methods: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of AR in 137 cases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and 132 cases of non-triple negative ...  相似文献   
92.
根据医学影像技术发展需要,结合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的以"疾病"为中心《影像诊断学》课程优化整合教学改革情况,对医学影像专业《影像诊断学》网络化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肝脏31P-MR波谱及代谢生化信息特点.方法:分析20例健康志愿者31P-MR波谱检查肝脏代谢化合物信息及细胞内pH值,并将本组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3组,分别为青年组(20~34岁)、中年组(35~49岁)和老年组(50~65岁),统计分析各年龄组间肝脏代谢物水平是否有差异.结果:20例研究对象肝脏31P-MRS均能显示磷酸单脂(PME) 、无机磷(Pi) 、磷酸双脂(PDE) 、磷酸肌酸(PCr)、γ-ATP、α-ATP和β-ATP共7种代谢产物峰(从左到右),其波峰化学位移分别为0.7~1.9、0.44~-0.75、-1.45~-2.65、-4.81~-6.13、-7.3~-8.46、-12.7~-14.05和-21.45~-22.77 ppm,其峰下积分面积分别为0.8±0.57、0.97±0.68、2.51±1.59、0.61±0.5、2.11±0.99和1.14±0.85,计算肝组织PH值为7.35±0.04.经方差分析,各年龄组间PME、Pi、PDE、γ-ATP、α- ATP和β-ATP代谢物峰下面积和细胞内PH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脏代谢化合物含量、能量状况及细胞内PH值不随年龄改变而变化.结论:肝脏31P-MRS能无创、直接检测肝代谢过程的生化信息及能量状况,对了解肝脏代谢情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螺旋CT肝双期扫描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50例老年人(60~93岁)及27例青年人(15~35岁)原发性肝癌螺旋CT肝双期扫描表现。结果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多见于肝右叶(36例,占72.0%),巨块型(41例,占80.0%),边界清楚(35例,占70.0%),肿瘤内多发斑点状CT“密度更低区”(12例,占24.0%),门静脉癌栓(9例,占18.0%),动-静脉瘘(7例,占14.0%),肝总管内癌栓并肝内胆管扩张(7例,占14.0%),侵犯邻近周围结构(11例,占22.0%),肝内广泛转移(12例,占24.0%);肝动脉期呈多血供型(13例,占26.0%),少血供型(33例,占66.0%),无强化(4例,占8.0%),门静脉期强化(8例,占16.0%)。与青年人原发性肝癌比较,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边界多清楚,胆管内癌栓多见,肝动脉期强化多为少血供;肝内转移、侵犯周围器官结构及门静脉期强化相对较少见;发病部位、形态类型、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肿瘤内CT“密度更低区”、腹水及肿瘤内出血等与青年人原发性肝癌差异性无显著性。结论 螺旋CT肝双期扫描是诊断与评价老年人原发性肝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分析膝关节外伤性隐匿性骨折的MRI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膝关节外伤伴隐匿性骨折的患者X线平片、CT和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及比较MRI在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特征及其比较X线平片、CT的价值优势.结果 50例患者X线平片均未能清楚显示骨折,但MRI均能显示骨折病灶,并显示继发骨髓水肿、出血,其中33例伴有软骨损伤,6例伴有韧带损伤,46例伴有关节腔积液.结论 MRI成像具有多平面多角度展示隐匿性骨折的存在,并清楚灶周并发的软组织损伤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和详尽的诊断信息,避免漏诊或误诊的发生,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碘化-3,3'-二乙基-9-甲基-硫杂羰花青(3,3'-Diethyl-9-methylthiacarbocyanineiodide;DMTCCI)对DNA引物酶-多聚酶α复合体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其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方法:提取纯化艾氏腹水癌细胞DNA引物酶-多聚酶α复合体,液闪计数法测定其抑酶活性。用MTT法观察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结果:18.5nmol/L、37.0nmol/L、111nmol/L、333nmol/L和1000nmol/LDMTCCI对DNA引物酶-多聚酶α复合体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27.9±1.3)%、(32.2±1.9)%、(39.2±1.5)%、(51.0±2.3)%和(77.8±1.8)%,其IC50值为(168.2±5.5)nmol/L。显示对DNA引物酶-多聚酶α复合体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MTT实验发现DMTCCI对4种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Hep3B和SMMC的IC50值分别为(2.09±0.10)μmol/L、(3.84±0.08)μmol/L、(7.01±0.08)μmol/L和(4.91±0.08)μmol/L;对四种鼻咽癌细胞株HNE1、CNE1、CNE2和HK的IC50值分别为(5.27±0.03)μmol/L、(4.30±0.07)μmol/L、(1.78±0.05)μmol/L和(6.76±0.03)μmol/L;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IC50值分别为(3.23±0.02)μmol/L和(0.24±0.04)μmol/L。结论:DMTCCI对DNA引物酶-多聚酶α复合体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  相似文献   
97.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神经纤维脱髓鞘和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以病灶多发、广泛分布,病程缓解、反复发作交替为特征。在临床上分为5型,即复发缓解型(relapsing-remitting,RR型),原发进展型(primary-progressive,PP型),继发进展型(secondary-progressive,SP型),复发进展型(relapsing-progressive,RP型)和进展复发型(progressive-relapsing,PR型)。目前,对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学及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确,近年来部分学研究病毒性感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的感染与MS发生具有较紧密联系。对MS早期的诊断及干预治疗已证实可避免组织器官永久性的功能丧失,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加之以往对其认识不够,容易造成误诊或延误治疗。随着现代影像学及免疫学相关技术的发展,该病的诊断率有了明显提高。对MS早期病灶的检出方法较多,MRI是目前活体检测MS病灶最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9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原因。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它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治疗上较为棘手。近几年来,笔者探索出以中草药为主的“强肌法”治疗该症,取得较好的疗效。兹介绍于后,仅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0.
随访了1982~1989年间因上颈椎与颅底先天性畸形伴寰枢关节脱位而施行枕骨大孔扩大术治疗患者12例,平均随访7.4年。结果发现12例患者术后短期内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而随访时有11例神经症状复发或加重,占91.7%。随访结果分析表明:枕骨大孔扩大术仍是一种治疗上颈椎与颅底先天性畸形伴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但应强调在枕骨大孔扩大减压后必须重建枕颈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