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混凝土砌块砌体抗压强度公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7个抗压试件的静力,分析了混凝土砌块砌体受压破坏机理,分别利用应力法和应变法推导砌体的抗压强度表达式,并将公式的计算值及试验结果与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取值进行比较.对比表明本研究公式较现行规范公式考虑的更为全面、合理,为从理论上建立砌体抗压强度公式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2.
张潞  宋力 《中国建材科技》2011,(4):26-27,30
本文在Hoffman强度准则基础上,分析灌芯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剪强度,推导出灌芯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剪强度公式,本文公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试验基础,可以为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重载铁路桥梁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现代光纤光栅传感、传统应变片和891-Ⅱ拾振器的疲劳试验实时测试系统,通过12片1/6缩尺模型梁疲劳试验,研究重载铁路桥梁疲劳破坏形态以及振幅、刚度、非预应力筋和预应力筋应变、混凝土应变随重复荷载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重载铁路桥梁疲劳破坏前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应力幅值比约为0.6~0.7,疲劳破坏由梁底非预应力筋疲劳断裂引起,主要是因为两种力筋疲劳破坏强度相差较大造成的,预应力筋和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幅较低,一般不会发生疲劳破坏;疲劳下限相同时,不同上限下普通钢筋疲劳断裂时的应变幅值和断口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疲劳寿命;疲劳重复荷载下,混凝土、力筋荷载-应变曲线不断向拉(压)应变增大方向"移动",大致呈三阶段特征,在向疲劳损伤演变过程中,曲线斜率不断变小;疲劳下限相同的梁,刚度衰减终值基本相同,非预应力筋疲劳断裂后试验梁体剩余48%~54%左右的刚度;30t轴重下,模型梁受拉普通钢筋疲劳稳态下的应力幅值158~176MPa,预应力筋应力幅值78~117MPa,桥梁容许疲劳寿命275~325万次,极限疲劳寿命350~450万次。  相似文献   
94.
注采耦合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单相平面径向稳定渗流分析基础上,引入注采耦合压力和流速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详细对比注采耦合和稳定注采2个过程的压力、速度变化情况,阐述了注采耦合技术提高采收率的原因。矿场应用表明,注采耦合技术通过断块油藏内压力的周期变化,改变了油藏压力场和流场,能够提高断块油藏的水驱采收率。  相似文献   
95.
煤岩体的弹塑脆性本构模型及其数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准确预测岩石破损区的发生时间和扩展情况,在岩石材料的非均匀特性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具有应变硬化的弹塑脆性本构模型,同时编写了相应的有限元计算程序并对其模块化,并通过预置裂纹板的拉伸试验和岩样单轴受压试验来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值模型是可靠的,可以较精确模拟裂纹扩展情况与局部化剪切带的发展模式。新本构中的应变硬化阶段,可以在破坏之前看出应力集中和单元屈服情况,尤其可以区分拉破坏和屈服后的剪破坏。  相似文献   
96.
通过Abaqus建立钢板混凝土连梁模型对原始实验[1]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与原始实验吻合良好,有限元分析表明:钢板混凝土连梁的墙梁连接处钢板的边缘在剪拉应力的作用下率先进入屈服,而配有工字型截面的型钢混凝土连梁其翼缘并不能沿跨度全部发挥作用,因此提出了在钢板混凝土连梁的钢板端部增加翼缘板形成部分翼缘加强型钢板混凝土连梁的思想,为了探究这种新型组合连梁的加强翼缘的几何尺寸对模型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翼缘板的长、宽、高建立三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分析,并通过有限元程序对其进行初步设计与分析。结果显示这种组合连梁在提高连梁承载力与改善钢板应力分布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翼缘长度、宽度与厚度对均能改善钢板应力分布,但增加翼缘厚度对改善应力分布效果不明显。随翼缘板的长度、宽度、厚度的增加,模型承载力以及梁端转角逐渐增大;但是随着翼缘厚度增加,模型承载力提高以及梁端转角增加效果不显著。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7.
宋力  张雷  苏猛 《太阳能学报》2015,36(7):1632-1638
针对柔性叶片风能转换装置的结构特点,采用多点瞬态压力测试系统,建立柔性叶片结构风振响应时域分析的实验研究方法。基于功率谱密度分析原理,运用Matlab对不同弯度叶片后缘处的风压时程和功率谱密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柔性叶片的弯度会影响叶片的颤振幅度和频率,合理的叶片弯曲形状会提高风轮的运行稳定性,该研究结果可为柔性叶片风能转换装置的结构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
郭博文  范冰  宋力  韩玉龙 《人民黄河》2024,(4):153-156+162
以处于地震基本烈度8度区的某开敞式防洪闸为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时程分析法对闸室结构抗震能力进行了分析。针对闸室上部启闭机房结构存在的抗震缺陷,制定了不同的抗震加固方案,通过不同加固方案抗震能力对比分析,比选了较优加固方案,并在较优方案基础上,探究了连通梁截面尺寸对闸室结构加固效果的内在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防洪闸闸室结构启闭机房排架柱折角位置处出现较大拉应力区,其最大拉应力超过了结构承载能力,不满足抗震安全需求;在各排架柱之间增设连通梁可降低启闭机房结构动力响应,但设计过程中为避免启闭机房结构产生鞭梢效应,不宜在顶部位置增设;连通梁截面尺寸对启闭机房排架柱结构抗震能力影响显著,实际工程中可通过控制截面尺寸达到理想的抗震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99.
郭枭  邱云峰  史志国  王亚辉  宋力  田瑞 《化工学报》2021,72(10):5384-5395
研究了基于低温辐射散热的储热型太阳能供暖系统。分析了平板热管型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特性和相变储热材料的吸/放热特性,揭示了相变储热单元温度场不均匀度的变化规律,测定了相变储热单元的热传输速率及系统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能力,优化了毛细管网运行条件,讨论了系统经济性。结果表明:平板热管型太阳能集热器热损系数为5.5447 W/(m2·K),截距效率为86%;相变储热材料熔点及相变焓分别为55.69℃、163.09 J/g;相变储热单元温度场不均匀度在储热/放热阶段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平均储热速率和放热速率分别为1.829、1.803 MJ/h;系统的太阳能综合利用能力为0.2132;毛细管网的最佳进口温度和散热温差分别为36、8℃;系统初投资和运维成本分别为225.8、4.28元/m2,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7年。  相似文献   
100.
采用UDF(User-Defined Function)和动网格相结合的方法对链传动式风力机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不同风速下4种叶轮的压力场、速度场以及风能利用系数的分析计算,发现叶片在流场中的形态对叶片的受力有较大的影响,风力机前后层叶片间的流场均匀地分布会有效提高后层叶片对风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