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5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文化教育   12570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751篇
  2013年   603篇
  2012年   1098篇
  2011年   948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1150篇
  2007年   754篇
  2006年   507篇
  2005年   577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目的/意义]科学有效地进行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和传播依赖于对其开发和传播要素与影响机理的准确把握。从数字人文视角关注数字化开发传播的深层效果,对文化信息分析方法进行改进适配,以实现数字化开发传播要素和深层效果度量在文化大数据中的自动精确提取,进而系统性探究深层与表层效果影响机理的异同。[方法/过程]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提出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和传播要素与影响机理的“双层效果”分析框架,进而从文化信息分析的三个阶段进行方法改进。首先,提出“雪球合成”信息全量获取方法;其次,构建基于大规模深度神经网络的要素和效果度量的自动提取模型;最后,对数字化开发和传播效果影响机理进行系统计量。[结果/结论 ]自动提取模型的Accuracy、Precision、Recall和F-Measure性能指标均达到0.965以上;计量结果发现,影响深层效果的关键要素及影响机理相较于表层效果差异显著,存在部分共性影响要素但影响权重不同,此外各影响要素呈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可以为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和传播实践提供科学参考和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2.
[目的/意义]隐私保护已成为国家推进政府数据开放的重要政策目标。聚焦央地政府数据开放隐私保护的政策工具问题,进而研究央地政策工具的共识、差异和深层逻辑。[方法/过程]选取2013—2022年间央地制定的政府数据开放隐私保护相关政策121份,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央地政策的文本属性、主体特征和词频作量化分析。根据罗斯威尔和赛格菲尔德提出的政策工具分类框架,系统论析央地政策工具类型及其工具要素分布,比较央地政策工具的同异性,进而解释政策工具选择的内在逻辑。[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央和地方运用政策工具的总体目标都锚定信息安全管理、行政服务改革和技术发展;央地政策工具分类结构的一致性较强,表现出环境型、供给型和需求型三类政策工具使用率逐渐递减的总体趋势。然而,央级政策主体“中心—边缘”结构显著,省级政策主体却呈现“一核多元”特征;单类政策工具的内在结构和政策工具组合形式也具有央地差别。央地政策工具选择的差别,反映出政治情境回应逻辑、价值规范引导逻辑和理性执行逻辑。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意义]政府数字治理在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中具有关键作用,选择更为全面的数据和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能为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省份地区提供更具有实践意义的经验总结与方向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信息熵理论对多种来源的政务数据治理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US2C模型为基础,使用fsQCA方法对31个省份地区的政务数字治理能力、效果、效率等展开分析,并结合条件组态结果归纳得出我国政府数字治理实践的最佳路径。[结果 /结论 ]研究结果揭示,不同条件的省份地区实现高水平政府数字治理的三种典型方式,其中自身条件较差的省份地区主要通过重点关注内部资源分配问题,以提升服务建设水平;条件一般的省份地区则需重点关注用户反馈,以优化服务实施;条件优异的省份地区则通过利用自身优势拓宽政府数字治理开展方向,以实现政府数字治理效率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意义]分析多重因素影响公共阅读空间运行效益的复杂因果机制,为提升公共阅读空间运行效益,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根据共同生产理论构建影响公共阅读空间运行效益的分析框架,以我国31个公共阅读空间为例,运用fsQCA软件获取公共阅读空间有效运行的条件组合路径。[结果 /结论 ]分析结果显示,公共阅读空间有效运行是多条件协同作用的结果,存在5条组合路径,且能被进一步归纳为公共阅读空间有效运行的3种驱动模式,即常规生产者主导下宣传驱动模式、常规生产者主导下资源驱动模式和常规生产者与消费生产者合作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95.
智媒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运用为可视化报道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的可视化报道在叙事呈现、数据使用、渠道整合、人才储备等方面需进一步提升。因此,可视化报道应从数据赋能、互动场景、增强情感、与传统媒体深度融合四个方面寻求突破,创新呈现方式,拓宽报道视野,增强报道深度,体现媒体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6.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科学对政策的决策支撑作用越来越受重视,科学论文逐渐成为相关政策制定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循证决策也成为科学性防疫政策制定的有力保障。为探究哪些因素能够影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引用科学论文以及这些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本文从循证证据生产要素的视角出发,根据科学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行为研究,以相关科学论文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研究证据因素、研究者内部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3个层面为主的影响因素一级指标,以科学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4个重要因素——合理性、原创性、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为二级指标,以34个特征为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将科学论文是否会被政策引用视为机器学习中的二分类问题构建预测模型,结合5种采样技术和5种分类方法验证了本文指标体系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最后通过特征重要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究相关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结果表明,科学论文的论文层面、作者层面和期刊层面的特征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科学论文被政策引用,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科学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作者学术影响力以及论文在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中的传播程度。同时发现政策文件在选取科学论文作为循证证据时存在着复杂多变的特性,在相关方面仍...  相似文献   
97.
如何借助于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大量文献数据基础上对学科主题进行深入和精准的探测和跟踪,是以情报学科学计量领域为核心、不同学科共同致力突破的热点和前沿研究问题。相关方法和途径主要涉及频次视角、内容视角、引证视角以及融合视角等四个视角。本研究试图结合近年来发表于国际国内重要期刊有关学科主题探测和演化分析的最新文献,对相关视角的主要进展进行述评,归纳总结不同视角的实现路径和机制,指出已有视角可能存在的知识单元或者网络关系的异质重要性偏差问题、知识的时间衰变以及新兴主题特征的小样本弱势问题、主题自然发育和进化的拟合困境、微观层面的知识流动和变迁刻画问题等,特别地,为融合视角这一总体趋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8.
习海旭  何胜  黄纯国 《情报学报》2023,(10):1176-1186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阅读、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人们阅读的主流方式。在用户阅读过程中,提供摘要内容以提高阅读效率是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科技研究论文文本长、内容广且包含领域知识,其摘要生成任务相比于新闻等普通文本更具有挑战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科技论文结构化摘要方法。首先,将科技论文划分为不同的语步;其次,分别对不同语步文本进行抽取式摘要,将文本多特征按权重融入TextRank算法的迭代计算过程中,引入MMR (maximal marginal relevance)算法对预选摘要集进行冗余处理;最后,使用依存句法分析对文本进行语义分析,进一步精简摘要,并组合成结构化摘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基准模型,该方法在不同语步的相关性、多样性和可读性指标提升上具有一定差异;结合人工评价发现,该方法在显著提升摘要多样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摘要的相关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99.
人机交互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交互的主要场景,社会临场感被证明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用户心理体验,但已有文献缺乏对社会临场感的量化研究以及影响机理的揭示。弹幕短视频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机交互应用,弹幕为创造社会临场感提供了载体。文章以B站的科普视频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工具收集视频弹幕共299,994条,采用数据挖掘及文本分析法,从情感、认知两个维度出发,计算每个视频的社会临场感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视频的社会临场感水平与用户视频使用行为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短视频的社会临场感水平与视频播放量、用户点赞量、用户投币量以及视频弹幕总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为拓展人机交互领域的社会临场感理论,以及基于用户视角促进科普类视频的分享与传播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拉贝日记》是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包含丰富的情感层面内容,折射出拉贝的性格特质,被质疑记述具有主观偏向。文章基于BERT模型对《拉贝日记》进行分句情感极性识别,并通过时序统计、地图映射和史料对照,从整体视角探索南京大屠杀前后拉贝的情感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对不同人物的情感倾向。研究表明:对日记全文的情感分析有助于完善拉贝在南京时期的人物形象,为既有研究提供佐证;日记全文情感曲线呈现持续下落趋势,且未体现明显的悲剧型情节编排,表明拉贝没有强化日军暴行的叙事意图;情感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南京形势变化契合,反映拉贝的情感书写受到外部时局的严重影响;而拉贝对日本大使馆成员客观多元的情感倾向表明拉贝对人物的态度主要受到其行为的影响,并没有明显的国族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