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4 毫秒
91.
背景:药物口服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运用较多,而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少见报道。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和电针疗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效果,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比较。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卫生所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象:选择2000-04/2004-016在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卫生所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6例,均自愿参加观察。按门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2组,针药治疗组23例,年龄(67&;#177;4)岁;药物对照组23例,年龄(66&;#177;5)岁。方法:①针药治疗组在西药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口服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太溪、三阴交、悬钟。抽取血塞通注射液,快速刺入上述穴位1.67—3.33cm。每次取两穴,每穴2mL,1次/d,双侧轮流取穴。电针治疗:取穴脾俞、胃俞、肾俞、气海俞。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仪,选择连续波,频率2Hz,30min/次,1次/d。穴位注射和电针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5d后继续第2个疗程,共治疗6个月。西药口服:α维生素现0.5μg/d,口服,1次/d;钙尔奇D片,1片口服,1次/d,连续服用6个月。②药物对照组:单用上述西药口服,具体服用方法同针药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骨密度测定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L2-4和股骨上端的骨密度。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L2-4和股骨上端的骨密度。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6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腰椎部骨密度比较:治疗6个月后,针药治疗组患者的L2-4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0.829&;#177;0.049),(0.791&;#177;0.043)g/cm^2 (t=2.80,P〈0.01)】。药物对照组患者的L2-4骨密度也较治疗前显著提高【(0.813&;#177;0.051),(0.788&;#177;0.048)g/cm^2(t=1.7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值变化量比较,针药治疗组大于药物对照组【(0.038&;#177;0.020),(0.025&;#177;0.025)g/cm^2(t=1.95 ,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股骨部骨密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穴位注射结合电针能够更显著地提高患者腰椎部的骨密度,达到有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目的。但股骨部的骨密度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可能与股骨部缺乏丰富的血液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2.
葛根有效成分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即记载了“葛根,味甘平、主消渴、热、呕吐、清痹、起阴气、解消毒。”并明确生津、升发脾胃清气可用于治疗消渴。历代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方剂也不乏其例。如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玉液汤即用到葛根来治疗消渴。通过对葛根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发现葛根素具有降血糖,扩张外周血管,特别是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具有了治疗糖尿病,并改善其微血管病变所致的周围神经损伤和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病变的效果。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NK11985-11/2004-11的与葛根和糖尿病相关文献。检索词“葛根,糖尿病”,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葛根的有效成份及其作用。②葛根及其有效提取物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排除标准:文献中重复研究、综述类文章。未排除文章资料是否应用了随机、对照及双盲法。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14篇相关文献,16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298篇,其中纯粹临床报道289篇,9篇为重复报道。资料综合:16篇文献中2篇为葛根的成份及其有效作用;8篇为葛根及其有效提取物对糖尿病原发病的药物作用机理;6篇是关于葛根有效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结论:葛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有效成份主要是葛根素,在临床及实验中均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但其确切作用途径尚不甚明晰,而且存在着溶解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93.
正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烧伤科危重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形成是由于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导致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集、阻塞静脉管腔,致静脉回流障碍,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DV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轻者可致残,重者可引发肺栓塞,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疾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1]。如何预防DVT的发生并减少其对患者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94.
对不同年龄阶段肥胖症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临床调研,结果表明其饮食习惯各不相同;肥胖症多出现在青年和中年阶段;饮食导致肥胖发生的时间约需1年以上。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对肥胖者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及各年龄阶段的不良饮食习惯提出干预建议。  相似文献   
95.
目的:梳理我国人工智能(AI)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现存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方法:综合课题组前期对中国工程院10位院士进行访谈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现状方面,AI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已有成果证实“AI+中医药”在数据管理、临床诊断、健康管理等方面起着互相推动的作用。存在问题是数据标准欠缺、交叉人才匮乏及政策支持力度欠缺等;建议对中医药数据进行全面治理,同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加速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并从数据、知识产权、伦理安全及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结论:未来AI如何更好地助力中医药以及整个医药健康领域,还亟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入我院治疗的8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实验组40例,其中痊愈24例,有效14例,无效2 例;对照组40例,其中痊愈11例,有效10例,无效19例.结论 临床应用派瑞松乳膏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良好,疗效显著,副作用小,起效很快等特点,与传统的硼酸酒精治疗方法相比疗效更好,应广泛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7.
从《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改革,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其次从师资队伍及教学研究方面完善课题组硬件和软件建设,使《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98.
我院护理实验教学中心于2008年9月评为"自治区级实验示范中心",通过梳理总结实验示范中心在软硬件建设、教学内容与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过程,总结经验与不足,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实验示范中心建设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单侧上颌窦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至2011年我科收治的67例单侧上颌窦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其中67例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66例上颌窦炎症、囊肿、息肉手术获得成功。1例为上颌窦腺样癌患者,经病理检查后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全面分析单侧上颌窦病变的病因,正确诊断单侧上颌窦病变并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CT特点、及预后差异。方法:收集我院的12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为我院120例非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CT结果例如: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等情况。结果: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多属轻、中型;而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重者多,TC、TG、LDL—C、VLDL—C、FBG水平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项程度严重,恶化和死亡率高。讨论:脑梗死中临床症状的轻重及病情转归与入院时血糖水平的高低有关,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的疗效及预后较非糖尿病组差,若血糖≥16.7mmol·L^-1提示病情严重,而且是急性期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控制好血糖是预防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