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8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目的: 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裸角质膜同源蛋白(NKD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125例初诊AML患者和22例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NKD1的转录水平。根据NKD1表达水平将AML患者分为高、低表达两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参数的异同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AML患者中NKD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U=805, P=0.002)。NKD1高、低表达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FAB/WHO分型以及常见基因突变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KD1高表达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表达组(U=1 339, P=0.029);NKD1高、低表达两组患者经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AML、非M3及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中,NKD1低表达组总体生存时间明显短于NKD1高表达组(P均<0.05)。结论: NKD1在AML患者中呈低表达,可作为判断AML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6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ALDH1、CXCR4、E-cadherin 蛋白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胃癌患 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胃癌标本及60例对照组织ALDH1、CXCR4、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 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ALDH1、CXCR4、E-cadherin 在胃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5%(73/ 127)、63.8%(81/127)、36.2%(46/127),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着患者临床分期越晚及淋巴结转移的出 现,ALDH1的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CXCR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3者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表达率 均高于阴性组(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ALDH1、CXCR4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ALDH1与CXCR4蛋白的表达呈 正相关关系(P均<0.001)。生存分析表明,ALDH1、CXCR4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 降低患者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ALDH1、CXCR4和E-cadherin 的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ALDH1,CXCR4表达的升高及E-cadherin表达的降低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等因素相关,其联合表达与淋巴结转移 呈正相关,检测以上指标为预测胃癌的转移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63.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螺旋酶抗原(helicase antigen,HAGE)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和临床相关性。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技术对50例不同临床分期的CML患者骨髓标本HAGE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13例(26%)CML患者存在HAGE基因启动子的低甲基化改变,而24例对照均无HAGE基因低甲基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HAGE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改变与CML患者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临床分期及染色体异常均无相关性(P>0.05)。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中HAGE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频率分别为25%(9/36)、25%(1/4)和30%(3/10)(P>0.05)。结论: HAGE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是CML中的常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864.
目的 探讨人斯钙素(hSTC-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2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hSTC-1的表达水平,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hSTC-1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62%(21/53),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则无阳性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hSTC-1 mRNA阳性表达率为66.67%,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21.88%(P<0.05)。hSTC-1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无关。半定量水平检测显示,hSTC-1 mRNA在甲状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亦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应用 RT-PCR检测外周血hSTC-1 mRNA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诊断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865.
刘铁成  周锐  钱军  韩福生  陈亚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001-2003
目的 评估低位弧形切口应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清扫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美观的满意度。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6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患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或双侧甲状腺叶次全或全切术,并行中央区(Ⅵ区)及同侧颈侧区(Ⅱ~Ⅴ区)淋巴结清扫术,其中30例采用低位弧形切口(低位组),26例采用传统L型切口(传统组)。通过随访,用图表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对切口美观的满意度。 结果 应用低位弧形切口治疗甲状腺癌不影响颈淋巴结清扫,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术后低位组患者颈肩部僵硬、紧缩、疼痛、麻木等不适主诉较少,生活质量较高(P<0.05)。术后低位组患者对瘢痕色泽、宽度、厚度、柔软度等外观因素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位弧形切口术后疤痕较隐蔽,外观较满意,颈部功能正常,兼顾疗效、功能与美容,不失为甲状腺癌根治术切口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66.
目的 研究染料法腋窝反向淋巴作图(axillary reverse mapping,ARM)结合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biopsy,SLNB)在乳腺癌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三科收治的共363例乳腺癌病人资料,均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其中联合行ARM+SLNB者78例(ARM+SLNB组),单纯行ALND者285例(ALND组),比较两组术后疗效。结果 ALND组病人术后带管时间为(12.3±1.5)d,而ARM+SLNB组为(9.6±1.9)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4,P<0.05)。ARM+SLNB组术后第1~7天的引流量均较ALND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均未发现Ⅲ级水肿,第12个月ALND组与ARM+SLNB组水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M可保护患侧上肢淋巴通道,减少术后上肢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7.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术后住院死亡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死亡与否分成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住院期间死亡32例,病死率是13.6%,主要死亡原因分别是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低心排,恶性心律...  相似文献   
86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血液系统异质性的疾病.最近的研究表明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技术对MDS的诊断和预后可提供有益的信息.本文就此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9.
背景:目前克氏针固定是锁骨中段骨折髓内固定常用的治疗方法,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发生.钛制弹性髓内钉是近年来国际流行的一种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方法.目的:比较钛制弹性髓内钉与克氏针二种微创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为改进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手术治疗46例锁骨中1/3骨折,其中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15例,克氏针固定31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周内患肩功能锻炼情况.结果与结论:钛制弹性髓内钉固定骨折愈合时间比克氏针固定组提前(P<0.05),患肩可早期积极功能锻炼且术后3周肩关节活动度接近健侧,而克氏针需前臂吊带悬吊制动4周以上,不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钛制弹性髓内钉组退钉1例,钉尾刺激征1例,未发生骨不连以及骨折端旋转等并发症;克氏针组克氏针松动退针7例,针尾刺激征6例,针尾炎性窦道4例,2例骨折移位、骨不连.结果表明,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具有愈合时间、治愈率高、并发症少,以及可早期患肩功能锻炼等优点.因此,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是一种更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87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血液系统异质性的疾病.最近的研究表明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技术对MDS的诊断和预后可提供有益的信息.本文就此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