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9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205篇
医药卫生   675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构建小鼠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与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eat shock protein 70,Mt.HSP70)基因融合载体.并研究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以pcDNA3.1为基本单位构建AFP及HSP70的融合表达载体,融合基因以G-S-G-G-S连接子连接;用脂质体将系列载体导入COS-7细胞.48h后以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其表达。结果 构建的AFP和HSP70的单独及融合表达载体导入COS-7细胞48h后经RT-PCR检测可扩增出相应片段,细胞免疫化学染色为阳性。结论 AFP和HSP70的单独及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致心肌细胞中蛋白质合成速率及肌球蛋白重链(MHC)基因表达改变的影响.方法 以AngⅡ及伊贝沙坦分别或同时作用于培养的细胞.采用放射性同位素[^3H]-leu掺入法检测培养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心房利钠肽因子(ANF)以及α-MHC、β-MHC的表达.结果 AngⅡ处理使心肌细胞中[^3H]-Leu掺人增加(P<0.05),同时ANF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P<0.05);α-MHC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P<0.05),而β-MHC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P<0.05),α-MHC/β-MHC的比值下降(P<0.05).当伊贝沙坦与AngⅡ共同作用于培养的心肌细胞时,与AngⅡ组比较,[^3H]-Leu的掺入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NF的表达下降,与正常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中α-MHC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β-MHC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α-MHC/β-MHC的比值上升(P<0.05).结论 伊贝沙坦能抑制AngⅡ所致的心肌细胞肥大和细胞中α-MHC向β-MHC表达的转换.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评价国产去甲万古霉素 (万迅 )上市后的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试验设计 ,对去甲万古霉素治疗临床革兰阳性菌感染中的临床与实验室不良事件进行观察记录与评价。结果 :本中心入选病例共 2 6 4例 ,合格病例 2 5 7例 ,其中临床不良事件发生 7例 ,与去甲万古霉素有关者 5例 ,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与皮疹 ,其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入选病例中为 1 .89% ,在合格病例中为 1 .95 % ,临床不良反应多较轻微且为一过性 ;实验室不良事件发生 4 5例 ,其中与去甲万古霉素有关者 1 1例 ,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肝功能异常及蛋白尿 ,其实验室不…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HGV感染情况,探讨HGV感染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巢氏PCR对1104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GV-RNA检测,以251名正常人为对照.结果:共检出血清HGV-RNA阳性者34例,阳性率3.08%.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GV-RNA阳性率(3.17%)与正常人群(2.79%)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GV-RNA阳性率(4.78%)显著高于急性乙肝患者(0.96%)(P<0.05).结论:HGV感染可表现为病毒携带状态、亚临床型和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并不比正常人群更易感染HGV,HGV与HBV重叠感染可能与病情发展和慢性化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介绍了3-氯丙二醇和2,3-氧丙醇合并长期间歇用药对猴及大鼠的毒性观察,结果表明,以日剂量5mg/kg 3-氯丙二醇和75mg/kg 2,3-氧丙醇合并应用,可导至大鼠可逆性不育;对猴及大鼠的内脏器官、骨髓细胞增生度及微核数量、末梢血液细胞计数、分类,以及猴的染色体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影响。表明合并用药有用药量小,给药时间短、起效快、毒性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饮用水源地原水中的各种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分布,分析抗性基因与水源地水中分离到的常见碳青霉烯多重耐药细菌相关性,为城市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20年上海市某主要饮用水源地原水水样30件,用含1 μg·μL-1美罗培南的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选择性培养菌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0.45 μm滤膜过滤水样,富集样本,采用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进行抗性基因多样性分析。结果从30件水样中分离到占比前5位的碳青霉烯多重耐药菌64株,分别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这些菌株对多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均耐药。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检测到1 244种抗性基因,前100个抗性基因的相对平均丰度占所有抗性基因96.1%,多重耐药类占63.41%,多重耐药基因主要为adeJ, mexT, adeC, oprM, mexF, mdfA, mexB, mdtK, adeK等。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发现,水源地水中分离的5种多重耐药菌与抗性基因有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该主要水源地原水中多重耐药基因相对丰度占比较高,5种分离到的碳青霉烯多重耐药细菌与抗性基因明显相关,涉及的抗生素种类与多重菌耐药表型相符。提示需持续加强抗生素的合理规范应用,保护水资源,保障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87.
陈敏 《河北医学》2001,7(12):1144-1145
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性脱水药 ,静脉给药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脑水肿、急性肾衰等。近年来 ,许多报道证实甘露醇非静脉给药的临床应用已日趋广泛 ,并且疗效显著。本文收集临床各科中的应用资料 ,概述如下。1 用于快速肠道准备 :张世泉[1 ] 采用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 1 1 0例 ,有效率达 98.2 % ,具体方法是 :在镜检当日早餐禁食 ,并于镜检前 2h口服2 0 %甘露醇 2 50ml,3~ 5min后再服 5 %GNS。服药后约 30~ 60min开始腹泻 ,待排便干净后即可进行镜检。马云燕等[2 ] 报道在进行妇科手术时 ,用口服 2 0 %甘露醇与对照组 0 .2 %肥皂水…  相似文献   
88.
肺癌切除术手术创伤大,手术操作对心脏的直接刺激以及术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经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在高龄肺癌患中尤为突出。严重可明显影响循环功能甚至导致低血压,心搏骤停等。而某些术后并发症也常以持久不易纠正的心律失常为早期表现,因此,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术后心律失常十分重要。对此,笔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9.
在儿科临床,尤其是NICU中,根据病人情况快速、简便、准确地了解病儿血糖值及其变化非常必要。但在日常工作中有时出现快速血糖仪所测结果与临床观察不符或与实验室所测结果差异较大现象。为此,我们对70例患儿用快速血糖仪(简称血糖仪法)和实验室所用已糖激酶法(简称HK法)进行血糖对照测定,观察2种方法的相关性,探讨造成血糖仪和临床观察不符或与实验室所测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并提出床边检测血糖的质量控制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李渝萍  陈敏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2002,18(Z1):120-123
肿瘤在体内的排斥/控制主要依赖于肿瘤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通过TCR与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HLA-抗原肽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来识别其靶分子.与特异性HLA-抗原肽复合物有价值的相互作用诱导了淋巴细胞克隆的扩增以及一系列的免疫反应.目前,从理论上已经提出了以整个肿瘤细胞,或纯化的肿瘤抗原作为疫苗(包括整个蛋白质分子和抗原肽及纯化的DNA分子)来提高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排斥.本文从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疫苗诱导的体内抗肿瘤免疫的假设机制、疫苗接种所诱导的抗肿瘤反应以及临床结果几个方面,对当前肿瘤疫苗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并对肿瘤疫苗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作了简单的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